臺灣二氧化碳地質封存之可能性

来源 :南海资源环境与海疆权益学术研讨会、第十五届海峡两岸地貌学研讨会暨中国第四纪研究会海岸海洋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海洋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是現今的重大議題,其中二氧化碳的濃度節節攀升更是人們關心的重點,在這樣的情境下人們開始尋找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方法。在人類活動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比例當中,發電與重工業設施占相當大的比例,因此有效減少上述兩種產業的碳排放受到人們所重視。二氧化碳捕捉封存(Carbon Capture&Storage,CCs)便是達成上述目標的一種減碳技術,由火力發電廠或是工廠進行二氧化碳捕捉,運送至具有道當地層之區域進行灌注以求達到長時間封存於地層中,減緩進入大氣層影響大氣二氧化碳的濃度。
其他文献
中山大学自2004年起投入160万在珠海校区筹划、设计并建设"中山大学华南滨海水循环综合试验基地"。该试验基地依山傍水靠海,具有如下特点:1、上游完全封闭的小流域与中间部位的校区便于人类活动(如快速城市化)与自然背景下生态与环境物质过程的对比研究;2、与海相接的地理位置便于开展海陆交错带水与物质迁移过程以及海岸带工程建设影响的研究。研究成果可服务于珠江三角洲以及华南沿海华南地区高强度人类活动作用下
会议
高雄市壽山西側,由中山大學至桃源里柴山舊部落之間地區,是目前地滑發生最為廣泛且頻仍的地區,局部地點的最高移動速率可超過每年10公分。然而,經研究發現,這個地區整體極可能同屬於更新世末次冰期晚期低海水位時期的一個大規模滑動塊體,目前有一大部分的滑動塊體已經沒於海水面之下。主要證據包括劇埸型的主崩崖,以上坡凹、下坡凸為主的坡型和崎嶇不平的地表地形,坡面散布的都是崩積物和石灰岩崩積碎屑再膠結形成的巨型岩
Catchment-scale analyse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in landscape connectivity are critical considerations in appraisals of landscape evolution and disaster mitigation in tectonically active m
本研究主要探討颱風前後河道變遷的特色。研究區以台灣高雄的高屏溪為例,探討莫拉克颱風對河道的沖淤的影響。研究方法主要是以航測的方式,建立研究區的3D模型,探討高屏溪河道中游在颱風前後的變遷。同時探討崩塌地對河道的沖蝕與淤積的影響。前者主要希望瞭解颱風帶來的泥沙如何堆積於河道上。河道的特性,如何影響河床的變遷。
会议
文章阐述了海岛生态红线的内涵,分析了海岛生态系统特征以及主要环境问题,重点对海岛生态红线的识别以及划分进行了论述,并针对海洋保护区、海岛潮间带湿地、周边海域重要渔场、海岛滨海旅游区、海岛水源地、海岛砂质岸线6种生态红线区提出了管控措施。
海南近海沉积环境大致相同,其物源和沉积特征较为相似;沉积物类型也相对单一,从海岸向外呈现环带状分布,粗粒沉积物沉积在离岛较近的海域,细粒沉积物沉积在离岸较远的深水区域。根据海南岛海域的沉积物输运趋势分析,海南岛的西部近岸海域主要是离岸输送,除莪蔓湾之外,具有一定潜在的侵蚀风险;在莺歌咀至八所港区域,沿岸输送特征明显。琼南海域,莺歌咀至南山除望楼港近海表现为侵蚀外,其余海域近海和远海都表现为向岸输送
会议
北部湾位于南海西北部,是一个半封闭的海湾,在南部湾口和琼州海峡与外海相连。湾内有河流注入,较大的河流有红河、防城河、钦江、南流江和昌化江等。因此,研究河流输沙、外海泥沙输入和湾内泥沙再搬运三种因素产生的泥沙输运变得十分有意义。本文利用ROMS模型分别模拟了北部湾海域的潮流,不同季节的密度流和风生流以及在这些动力作用下的泥沙输运和地形演变,并分析了径流条件对其的影响。根据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于2007
会议
海岛是大陆前沿的天然屏障,不仅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而且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障国防安全的前沿战略阵地.海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和台风灾害加剧的情景下,世界沿海许多海岛面临侵蚀或沉沦的风险.对海岛响应海平面上升尤其是台风灾害的影响研究一直是海岸海洋科学研究领域的核心和焦点内容之一.我国北部湾海岛属于热带、亚热带岛屿,具有面积小、分布集中、脆弱性强等特点.当前对该区域台风灾害
極端事件的發生是否趨於頻繁及其與環境變遷的關聯是近來研究的重點之一。然而在全球氣候變遷議題開始討論以來已經過二十餘年,過去一個世紀的氣候變遷是受人為活動影響所致,或者尚在自然環境變動之中,仍紛紛擾擾未有肯定的答案。
会议
2013年夏季(8月)和冬季(12月)采用SRS-2000便携式土壤呼吸测量系统在对广西钦州湾白骨壤和桐花树两种红树林群落湿地的土壤呼吸C02通量进行测定,同时监测土壤含水率、pH、氧化还原电位(Eh)、5cm处土壤的温度等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白骨壤和桐花树两种群落的日平均土壤呼吸C02通量夏季比冬季大,C02通量的日变化峰值出现在16:00-18:000之间;两种红树林群落土壤含水率、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