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新生大鼠高血糖模型,应用离体高分辨磁共振波谱技术(H R1H-MRS)分析该模型大鼠不同时期的海马及大脑皮层(包括额、顶、枕叶)代谢物的变化,来探究单纯新生高血糖对脑是否有损伤及损伤的机制。材料与方法:将31只出生12h内的Wista r健康新生大鼠按处死时间随机分为新生期对照组(7)、新生期高血糖组(8)、幼年期对照组(8)及幼年期高血糖组(8)。新生期高血糖组及幼年期高血糖组通过出生12h内腹腔注射STZ(100mg/kg,溶于柠檬酸缓冲液,PH=4.5)建立新生期高血糖模型,新生期对照组及幼年期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柠檬酸缓冲液,新生期对照组及新生期高血糖组于出生后7天(post-natal day,PN D7)处死,幼年期对照组及幼年期高血糖组于出生后21天(PND)断头处死。各组共31只禁食8h后断头处死,冰块上迅速分离双侧海马、额叶、顶叶、枕叶皮层,运用Bruker AVANCEⅢ600核磁共振谱仪检测代谢物变化。从代谢组学及病理学角度明确新生儿高血糖脑损伤的有无及其机制。结果:大鼠体重及血糖变化对照组体重从出生第1天到21天,体重增长约5.7倍,而高血糖组体重增长明显受限。出生12h内,实验组大鼠血糖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注射STZ2天后,实验组大鼠随机血糖达峰值,均超过10mmo/L(16.19±4.1.6),随后血糖下降,到第7天时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之后整个实验过程中均无统计学差异。2.海马及大脑皮层代谢物变化:2.1海马新生期(PND7)高血糖组海马出现4种代谢物浓度显著升高(P<0.05),分别是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谷氨酰胺(Gin)、天冬氨酸(Asp)及胆碱(Cho),其他代谢物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当随访至幼年期时((PND21),上述代谢物变化全部消失,仅出现丙氨酸(Ala)及肌醇(ml)下降。2.2大脑皮层新生期(PND7)高血糖组额叶及顶叶改变相同,出现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天冬氨酸(Asp)及谷氨酰胺(Gin)的升高,当随访至幼年期(PN D21)时,额叶代谢物浓度改变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顶叶仅出现NAA的下降。而在枕叶,基本无代谢物变化,新生期仅有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升高,随访至幼年时仅有天冬氨酸(Asp)下降。结论: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新生大鼠腹腔注射STZ的方法能够诱导出与新生儿高血糖临床特点十分类似的新生期轻中度高血糖,且该方法操作十分简便、模型稳定度高。新生大鼠高血糖对脑所造成的损伤较轻且可逆,但存在区域性差异,以新生期海马相对明显,新生期额顶皮层次之,枕叶几乎无影响。本文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研究表明新生期高血糖对脑的损伤初制主要与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代谢紊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