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来源 :山东省第十一次胸心血管外科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jin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应用全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近期临床经验,探讨全主动脉覆膜支架的手术注意事项以及手术适应症。方法:对21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全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结果:术后并发肺功能不全2例,手术后死亡1例,术后随访最长者1年半余,均恢复良好。结论:应用全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可以明显缩短停循环时间,手术安全有效。但是其长期效果仍需要进一步随访观察。
其他文献
文章结合具体病例,阐述了应用普通腹腔镜微创切取大隐静脉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无明显疤痕,不影响膝关节功能的优点,且治疗效果好、费用低。
目的:了解含左旋精氨酸的心肌保护液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心肌氧摄取率的影响。方法: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例。①对照组:常规心肌保护液组,不添加左旋精氨酸。②实验组,每1000ml改良托马斯液中加入7.5gL-精氨酸。记录两组患者中阻断主动脉前(Tl)、主动脉开放后5min (T2)、主动脉开放后20min (T3)桡动脉(A)和冠状静脉窦(CS)回流血中氧分压、血氧饱和度,计算心肌氧摄取
本文结合实际病例,主要阐述了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取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心内直视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治疗经验。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呼吸功能衰竭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2009年6月期间收治的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62±11岁;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2例、Ⅱ级11例、Ⅲ级16例,Ⅳ级2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3例。术后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时间,24h内2例,48h内9例,72h内15例,大于72h5例。治疗给予糖皮质激
目的:总结11例新生儿法洛四联症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患儿5~28d,平均(10.6+2.7)d。男8例,女3例,体重2.8~4.3Kg,平均(3.5+0.5)Kg。均合并有房间隔缺损、左上腔静脉、动脉导管未闭等一种或多种畸形。9例采用中度低温,2例深低温、低流量。常规应用改良超滤技术,心肌保护采用稀释氧合血加压灌注。全组均实施一期根治手术。结果:术后30天内死亡1例,早期并发症1例,无晚期死亡。术
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律失常。根据临床经验,总结了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后出现心律失常的原因,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目的:评价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波生坦在6月以下小婴儿围术期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年龄小于6个月,WHO FC Ⅲ级的先心病(分流)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分为两组,30例患者接受围术期常规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包括:地高辛口服0.01mg/(kg.d),1次/日;安体舒通口服3mg/(kg.d),3次/日:卡托普利口服1.5mg/(kg.d),3次/日,30例患者在常规
目的:评价心脏停跳与不停跳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肺动脉瓣狭窄(PS)患者共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不停跳组)和对照组(停跳组)。实验组在体外循环(CPB)心脏跳动状态下手术,对照组在CPB心脏停跳下手术,分别在术前、术后2、6、24、48h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目的:分析探讨婴幼儿法乐氏四联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对36例4~46个月的法乐氏四联症患儿,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结果:2例死亡,术后低心排者4例,灌注肺2例,肺炎、肺不张3例,胸腔积液2例,心包填塞二次开胸止血2例。结论:婴幼儿法乐氏四联症外科治疗有其特殊性,术中操作应准确轻柔,疏通右室流出道切除隔束、壁束不宜广泛,室缺及右室流出道补片大小应适合。术后正确补充血容
目的:总结采用改良象鼻主动脉弓置换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方法:对39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随访1-4年,存活34例,均恢复正常生活。结论:深低温停循环(DHCA )、选择性脑灌注(SCP)、改良象鼻主动脉弓置换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效果可靠,诊断明确后应尽快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