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湖凹陷东斜坡百口泉组地震相分析及沉积储层预测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具有油气资源丰富、成藏条件优越,是一个勘探潜力巨大的地区。近年来玛湖凹陷百口泉组发现了大型砂砾岩油田,目前玛湖凹陷东部地区也获得了可喜的勘探成果。
其他文献
珠江口盆地X 油田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砂泥岩互层严重,且储层薄、横向连续性差,分布规律难以掌握,随着开发进程的加快,其对储层预测的要求越来越精细,而常规反演方法很难满足高精度储层预测的要求。
地震沉积学技术广泛应用于陆相湖盆有利砂体和储层预测领域,在岩性油藏勘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冀中坳陷饶阳凹陷赵皇庄地区是一个构造简单的北西向构造变换带,断裂几乎不发育,难以形成构造油藏,早期钻井以潜山为目的 层,未取得发现,基本未上交储量,已钻井分析沙一段油气显示活跃,油藏明显受岩性因素控制。该区砂体厚薄不均,沉积类型复杂且时空演化和分布规律尚不清楚,严重阻碍了下一步油气勘探。该区砂体分布规律亟待深入
利用地质-地球物理结合的思路,综合运用野外露头、岩心、测井等基础资料,建立了开江-梁平海槽东西两侧长兴期生物礁储层发育地质模型。在井-震地层、礁体、礁储层的三级标定的基础上,开展了基于连片三维地震资料的地震地层及地震沉积学研究。
会议
碳酸盐岩缓坡丘滩在油气勘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丘滩体的地震沉积学研究以往的方法主要包括相移、层切片、分频地震属性等方法,但这些方法过于依赖地震资料及技术,忽略了地质分析,导致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往往相差甚远,且只适用于三维地震。
会议
地震沉积学主要是基于三维高精度地震资料,应用现代地球物理技术对研究区的沉积体系、沉积相以及岩相古地理等进行研究。调研国内外地震沉积学的研究现状表明,目前地震沉积学主要是以研究中浅层的陆相碎屑岩沉积环境为主,针对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的研究较少,技术尚不成熟。
地震沉积学是研究沉积学的重要方法和有效工具,在薄层砂体的研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苏1 西三维区新近系沙湾组具有丰富的油气勘探潜力,但该区大部分砂体厚度小于1/4λ(约40m),传统的地震解释难以实现对这些薄层砂体的识别,因此有必要对该区新近系沙湾组进行地震沉积学的研究。研究区地震资料品质高、断层少,利用地震沉积学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河流相储层是我国已发现油田的主要油气资源储层类型。河流相储层在沉积过程中,纵向上砂泥岩交互发育形成薄互层沉积,不同期次的河道沉积砂体相互叠置或切削;平面上河流迁移改道,砂体形成复杂的交错和接触关系,导致地震反射特征很难在地震剖面上实现连续追踪,储层预测难度较大。地层切片作为地震沉积学的核心技术之一,在薄互层沉积背景下的河流相储层预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海沉积已成为当前和今后沉积学研究最受关注的热点领域。由于国内学者对莺歌海盆地第四系地层沉积相研究较少。本次研究主要为了探明莺歌海盆地东方区第四系海底层位的沉积体系分布特征;分析东方区第四系上段地层沉积演化史。
B 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的黄河口凹陷中央构造脊上,其储层是浅水环境下的三角洲沉积,储层薄且分流河道纵向多期切割、叠置,储层内部结构复杂,使得开发过程中注采矛盾认识不清,剩余油分布复杂挖潜难度大,急需开展叠置砂体中的单砂体分布范围、期次及单砂体间叠置关系研究。
生物礁储层预测存在多解性,且常规地震剖面分辨率有限。地震沉积学充分利用地震资料的平面属性特征来进行等时地层单元内平面沉积相的预测,弥补了资料纵向分辨率不足对研究的限制,得到高于传统分辨率的解释结果,获得更精细的地质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