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发生在脊柱区域的恶性外周神经鞘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有关此种疾病的信息目前在国内外文献中报道较少。因此我们回顾性的收集了我院43名发生在脊柱区域内的恶性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对此肿瘤的临床表现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对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了分析。
【出 处】
: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发生在脊柱区域的恶性外周神经鞘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有关此种疾病的信息目前在国内外文献中报道较少。因此我们回顾性的收集了我院43名发生在脊柱区域内的恶性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对此肿瘤的临床表现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对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 利用双能量CT后处理技术检测尿酸盐结晶沉积来评价其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分析双能量CT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探讨双能量CT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方面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年就诊的痛风患者55例,男42例,女13例,均行血尿酸检查,检查前一天未行降痛风治疗,病程2个月~14年,31例有痛风发作,8例无症状,但尿酸增高,对照组为14例非痛风患者
目的 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对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的准确性. 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间,对卒中样起病且发病时间在6 h以内、临床高度怀疑脑梗死的50例患者进行MRI扫描,50例患者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54~83岁,平均(69.2±8.8)岁,发病至MRI检查时间为2.0~5.5 h,平均(4.1±1.3)h.均已行SCT检查,排除了脑出血,
目的:儿童颈椎病较常见,通常采用颈椎正侧张口位。颈椎张口位对临床诊断寰枢椎半脱位、骨折等颈椎疾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儿童特点,摆放体位更增加难度。由于颈椎张口位体位比较特殊,因个体差异,在实际的拍摄工作中,很难一次拍摄成功。儿童不易配合,无自主控制能力,拍摄难度很大。为提高成功率,对立卧位进行了如下比较和分析。 方法:设备柯达DR7500,选取3-5岁较配合患儿共20人,分两组进行投照,分别为第
目的:初步分析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和Alzheimer 病(Alzheimer disease,AD)基底节及半卵圆中心区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及两者是否存在差异. 方法:67例AD患者,平均年龄(70.57±10.44)岁;58例PD患者,平均年龄(66.96±8.45)岁; 30名健康人群,平均年龄(69.83±7.26)岁,被纳入本次研究.所有被试者均行
Objective The luminescent Eu2O3 nanoparticles (NPs) with red emission is important for in vitro and in vivo imaging. However, the luminescence efficiency of Eu2O3 NPs still needs to be improved. To en
目的 探讨肩背部弹力纤维瘤CT及MR表现特点,旨在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肩背部弹力纤维瘤患者的临床及CT、MR表现特点。其中11例患者行CT平扫检查,1例患者行MR平扫检查。
目的 研究健康人群和患病人群的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腰椎间盘退变(lumbar disc degeneration,LDD)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来自体检中心的140例健康人群和骨科病房的127例患病人群.两组人群均具有完整的骨密度和腰椎磁共振资料.通过对每个人的腰椎磁共振影像观察并且根据Pfirrmann标准对每个椎间盘退
目的:目前对治疗复杂性肱骨近段骨折依然存在争议,主要是钢板解剖重建和肩关节置换,本文通过分析对比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解剖重建与肩关节置换术对治疗复杂肱骨近段骨折的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来评估两者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近5年来我院骨科复杂肱骨近段骨折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情况,其中20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解剖重建治疗,6例采用肩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平均年龄在65岁左右,均为女性。以Neer评分分别对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 建立围手术期疼痛护理管理体系,制订及实施规范化的疼痛护理管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术 后5 d 疼痛平均评分、术后首次下地时间(h)、术后膝关节屈曲 ≥90°所需时间(d)。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 统一使用自设的疼痛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在出院时分别调查两组患者对疼痛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内容包括护士疼痛知识教育、护士对待患者疼痛主诉的反应
目的 讨论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的各种方法的适应症及再植后最终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科2008年3月~2014年3月33例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因离断部位、缺损组织等不同而针对性的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再植方法。其中7例采用原位再植,17例因血管缺损而采用取前臂掌侧浅静脉桥接吻合,10例因血管缺损较大、近端血管条件欠佳而采用示指桡侧或尺侧指掌侧固有动脉转位吻合。骨折一般采用克氏针内固定。肌腱因为撕脱性,动力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