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和非动力作用对东亚显著增温的影响

来源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pei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英国Climate Research Unit (CRU)近60年的月平均温度资料分析了东亚的年代际温度变化特征,发现相比于暖季(5月-10月)和年均温度,东亚地区冷季(11月-3月)温度在1970年至上世纪末期增暖最为显著,冷季的显著增温是造成年平均温度上升的主要原因,但在20 世纪初冷季温度出现增暖停滞并呈下降趋势,而暖季温度未出现类似的增暖停滞现象。通过动力调整方法将温度分离为动力温度和非动力温度两部分,探讨了东亚冷季温度变化过程中的动力和非动力温度的变化特征以及对整体温度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对冷季温度进行动力调整后,即从原始温度中去除动力过程的影响之后,剩余部分的非动力过程影响的温度持续增暖,并未在20世纪初期出现增暖停滞。因此,大气动力过程的变化引起了过去十年的增暖停滞现象,非动力过程即人类活动的影响仍使温度持续增暖。
其他文献
在MODIS陆面数据产品的基础上,探索性地利用MODIS地表温度产品替代估算净辐射及蒸散经验模型中的气温,并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监测站(SACOL)的实测资料回归分析修正模型的计算系数,最后利用修正前后的模型估算SACOL和定西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站的净辐射和蒸散量.研究结果表明:MODIS的白天\夜间地表温度与日最高\最低气温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使用其替代气温进行净辐射和蒸散的估算是
利用1957~2012年宿州市5个气象站近56年来降水资料,分别计算出各站Z干旱指数,然后根据干旱等级划分标准分析宿州市的干旱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宿州市1957~2012年,出现干旱频率最高的是萧县,最低的是灵璧,而灵璧特早和重早出现频率最高;地处宿州市西北部的萧县、砀山及宿州本站的Z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位于宿州市东部的灵璧、泗县Z指数呈上升趋势:四季中宿州市秋早最易发生,其次为冬季,春季最少:特
本文采用国家气候中心1951~2013年逐月降水资料分析出华南夏季降水气候态特征,进一步使用西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副高强度指数、副高西伸脊点、副高西伸脊线和副高北界5月份数值,用滞后相关的方法计算出副高的相关指数与华南夏季(6~8月)63年平均降水的相关性大小,结果表明:除副高西伸脊点和副高北界与华南夏季的降水相关性一般以外,其余三个指数和华南夏季降水的相关性都较好,尤其是副高面积指数和华南夏季降
光学手段可观测大范围电离层等离子体不规则体(又称等离子体泡)的结构、变化和运动特征,国际有很多这方面的观测和研究成果,我国由于缺乏电离层气辉的观测资料而少有这方面的研究结果.本文利用子午工程海南富克站(19.5 N,109.2 S)全天空气辉成像仪630nm波段的气辉图像,通过对气辉原始观测资料进行图像增强、方位校正和图像投影等预处理,得到可清晰识别的电离层等离子体泡的图像产品,获得了我国海南地区
拟通过球谐模型,结合CHAMP卫星的标量和矢量磁测数据以及地面磁测数据,建立全球地区(大尺度)的地磁场模式,通过常用的Taylor多项式和曲面Spline模型,结合地面(台站和复测点)数据建立中国大陆地区(中小尺度)的空问磁场模式。两种模式都采用经典的T04模型以计算磁层外源场强度,并进一步分离出电离层磁场。研究主要在CHAMP卫星数据处理、全球和区域空间磁场建模以及磁层磁场选取三个方面有了初步结
The impact of quasi-biweekly oscillation (QBWO)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on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EASM) is investigated.The life cycle of QBWO is divided into eight phases defined by the tw
利用ERA-Interim风场资料和全国756站逐日降水数据,通过纬向风的经向切变、相对涡度和纬向零风速线三个客观判据,筛选出1981-2010年6-7月份江淮地区由切变线引发、影响的暴雨,将切变线暴雨按照风场差异分为四个子类,即暖切变线暴雨、冷切变线暴雨、准静止切变线暴雨、低涡切变线暴雨.统计分析表明:近30年来,江淮地区暴雨6-7月份发生暴雨天数平均有30.3天,其中由切变线引发的暴雨(称为切
夜间的突发性增温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常被提及。观测事实表明,在中国的黄土高原,这种现象也时有发生,但是相关的研究很少,而且在黄土高原的特殊下垫面和气候背景下,导致夜间增温的机制亦不清楚。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环境观测站正好位于黄土高原西部,对边界层气象要素有长期的观测。为了填补这一研究空缺和进一步了解夜间增温的特征和形成机制,本文利用该观测站的资料,结合WRF模式对2007年6月的一次夜间增温个例进行
BVOCs对全球碳收支、对流层化学反应及臭氧的形成和气候变化都有很大的影响。选取森林覆盏率高且BVOCs排放尚未有研究报道的中国东北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利用美国NCAR中心提供的1°×1°的6 hNCEP再分析资料,运行MM5模式,得到模拟结果,从中提取GloBEIS模型所需要的近地面层的温度、湿度、风速和云量的格点气象数据,实现了将MM5模式与GloBEIS相结合对BVOCs进行研究。研究中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