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明确我国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本实验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和PCR扩增对国内不同玉米种植区的13个亚洲玉米螟地理种群进行遗传差异分析,获得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聚类图.结果表明种群间的遗传差异和地理位置存在一定的相关性,13个种群可划分为4大支,这为亚洲玉米螟区域性大发生原因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机 构】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4
【出 处】
: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我国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本实验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和PCR扩增对国内不同玉米种植区的13个亚洲玉米螟地理种群进行遗传差异分析,获得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聚类图.结果表明种群间的遗传差异和地理位置存在一定的相关性,13个种群可划分为4大支,这为亚洲玉米螟区域性大发生原因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通过对有关专家的走访、文献查询及对河北省内200多农户进行的问卷调查,初步归纳了河北省小麦、玉米主要病虫草害种类.对其发生趋势进行了分析,小麦上常发的病虫草害有36种,其中最重要的是白粉病、锈病、蚜虫、吸浆虫、播娘蒿、狗尾草.玉米上常发的病虫草害有42种,其中大斑病、黑穗病、小斑病、玉米螟、蚜虫、狗尾草、马齿苋最为普遍.药剂防治已经成为小麦、玉米生产的重要举措.经调查,农户常年在小麦和玉米上平均喷
分析了四川农药安全使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四川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为害加重,新病虫不断出现;滥用、乱用农药现象突出;害虫抗药性发展加快;施药器械落后;农药销售市场混乱;农民安全用药意识差等主要问题,从多方面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农药安全使用工作的发展对策。
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cucumerinum)引起的黄瓜枯萎病是保护地黄瓜栽培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病率轻者为10%~30%,重者可达80%~95%,甚至绝收,严重地影响其产量和质量.目前,对黄瓜枯萎病主要采用化学农药防治,但由于病原菌主要寄居于土壤中,采用杀菌剂处理土壤难以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而且化学药剂防治病害常带来种种弊端.因此,为了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生产的需要
本文研究了三唑磷、杀虫双、Bt+吡虫啉和阿维菌素4种药剂处理对安徽江淮地区晚稻田害虫--捕食性天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药剂处理对害虫种群影响差异不明显,在施药阶段以三唑磷处理对主要天敌种群数量影响较大.不同药剂处理对晚稻田害虫和天敌群落特征指数的影响及相互差异均较小,但在一次施药基础上的二次施药导致不同处理区群落存在较大差异.
1998~2004年连续6年定点在四川省水旱轮作冬油菜田使用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试验.随着除草剂的连年使用,引起了油菜田杂草群落结构的变化,原以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棒头草(Polypogon fugax)、繁缕(Stellaria media)为主的禾本科、阔叶杂草混生杂草群落,在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5%精喹禾灵乳油、15%精
油菜连作田密花香薷增多与48%氟乐灵EC长期单一使用有直接关系,与20年前比较,防除密花香薷除株效果减少了50多个百分点,鲜重效果减少了30多个百分点.
潘家口水库位于河北省的东北部,是河北省最北部的飞蝗区.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上游给水量不足,库区水位已连续几年降到死水位以下,库滩脱水面积逐年加大,库区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造成飞蝗发生规律也有了变化,为此,本文论述了2000年以来潘家口库区东亚飞蝗发生规律及生活作了重新调查,对影响飞蝗发生的主导因子进行了系统研究.
小麦黑胚病又称小麦子粒黑点病(black point of wheat),主要由链格孢(Alternaria)、离蠕孢(Bipolaris)和德氏霉(Drechlera)属真菌的一些种在小麦在灌浆期侵染,引起子粒胚部变黑的一类病害.许多研究结果表明,黑胚病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大,但影响小麦子粒的外观品质,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有一定影响.近年来随着对小麦品质要求的提高,特别是优质专用小麦的大力发展
本文通过网捕、田间调查等方法对木垒哈萨克自治县重要经济作物豌豆上发生的豌豆象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豌豆象卵分布规律的研究,明确了豌豆象的卵主要集中在豌豆植株下部豆英上,其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型分布。
采用低温处理方法评价了杂草稻落粒粳种子和苗期的耐冷潜力.浸种0~48h,落粒粳种子平均含水量为17.038%,显著低于栽培稻春江11的20.533%和赣早籼的20.180%,落粒粳颖壳具有比2种栽培稻更强的水分阻隔能力.在相同含水量条件下,经过低温-20℃处理3h和28℃条件下培养4d的落粒粳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春江11和赣早籼,落粒粳种子具有更强的耐冷(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