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分析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sw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双源CT血管成像(DSCTA)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并探讨糖尿病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取145例临床资料完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糖尿病组80例(A组),非糖尿病组65例(B组),均进行头颈部DSCTA检查,采用多种重建方法综合分析颈动脉斑块位置及性质,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别。
其他文献
目的:丝素蛋白已经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生物材料,然而从家蚕的蚕茧中提取的丝素蛋白缺乏有效的细胞粘附位点.Laponite粘土是一个具有生物活性和细胞相容性的纳米粒子,已经被报道具有促进成骨分化的作用.探索Laponite粘土对丝素蛋白的影响.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将Laponite粘土加入到丝素蛋白中,通过调节细胞与丝素蛋白的界面反应来提高凝胶中来细胞的反应能力,对Laponite纳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口服艾乐妥的临床观察效果与相应的并发症和适应症.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实验组术后8小时口服艾乐妥2.5mg,以后每日两次,每次2.5mg;对照组术后8小时注射第一剂克赛0.2ml,第二剂注射时间与手术结束间隔24h,第三剂开始,以后每次与前一剂间隔24h.
目的:通过对开放性骨折清创后,根据创口分泌物的微生物培养结果来指导临床中创口的闭合时机。方法:422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均进行急诊清创,骨折固定。清创后立即行创口分泌物培养。清创后48小时,拟于闭合创口。如果初始培养结果呈阳性,则不闭合创口而再次清创,再次分泌物培养。重复此过程,直到培养物呈阴性后才闭合创口。
目的:探讨多模式健康教育方法在膝关节叉韧带重建术围手术期中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5月实施膝关节镜手术患者100例,男58 例,女42 例,平均年龄34 岁,其前叉损伤57例,后叉损伤43例。按入院日期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者各50例。两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职业、文化程度以及手术方式等情况比较。
目的:分析系统支持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的患者及其家属的影响及其他具有相关影响力因素。方法:对我院在2012年-2014年之间具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N=92)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N=55)进行相应定量描述性研究,统计出住院日长短、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拆线时间以及家属陪护人员情况对腰部手术的患者精神层面和身体切口愈合层面之间的影响关系,并衡量系统支持治
目的 从患者症状主诉及影像学上评判跟骨陈旧性骨折,探讨手术方法,评价临床疗效。方法 1例女性陈旧性跟骨骨折患者。致伤原因:患侧足高处坠落致伤;受伤时间:5年;骨折类型为波及跟骨后关节面的骨折。症状:跟骨头近端外侧疼痛,跛行。术前给予患侧跟骨侧位+轴位X线片及踝关节CT扫描+三维重建检查。从患者症状主诉及影像学上评判跟骨陈旧性骨折,制定手术计划:采用跟骨外侧L型切口入路,暴露跟骨外侧壁,切除膨出外侧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儿童肱骨外髁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5月期间天津医院骨儿科收治并确诊的52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男30例,女22例,平均年龄4.9岁(2.1-11.5岁).所有患儿均接受标准的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及MRI检查.MRI扫描序列包括冠状位PD脂肪抑制序列、T1WI,矢状位T2WI脂肪抑制序列及横断位T2WI脂肪抑制序列.
目的:应用体素内不相关运动弥散加权成像(IVIM-DWI)探讨长骨内生软骨瘤和急性期骨梗死的弥散和灌注特征,并评价IVIM参数的鉴别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7月-2016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长骨骨梗死(男6例,女4例,年龄45~73岁,平均59±9岁)和16例内生软骨瘤(男9例,女7例,年龄35~71岁,平均55±10岁)的资料.患者均行3.0T MR平扫及13个b值(b=0–2,
目的 总结数字化乳腺摄影技巧,分析数字化乳腺摄影技术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数字化钼铑双靶乳腺摄影机,对1 018例患者进行乳腺轴位、内外侧斜位和必要时的点压片投照检查,共获得4 068幅图像,依据评片标准对每幅图像进行评价并总结其投照技术要点.结果 4 068幅乳腺图像中,甲级片3 944 幅(96.95%),非甲级片124幅(3.05%).非甲级片中,21幅是由于乳腺疾病引起乳房外表变化致
目的:比较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多层螺旋CT增强胆道曲面重建(CPR)和普美显(Gd-EOB-DTPA)动态增强并胆道成像(CEMRC)成像三种方法对胆总管癌的检出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胆总管癌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经过上述三种方法检查,分成三组并进行比较:A 组(MRCP),B 组(多层螺旋CT增强胆道曲面重建),C组(Gd-EOB-DTPA动态增强并胆道成像).对于所有胆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