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后关节腔技术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sagska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应用膝关节镜后关节腔技术治疗各种膝关节疾病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膝关节镜后关节腔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9至2013年间,共有70例患者应用后关节镜技术进行手术,其中腘窝囊肿25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6例,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12例,膝关节化脓性感染6例,膝关节后方游离体2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9例,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2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撕裂10例;前内侧关节镜监视下经前外侧入路置入镜鞘,沿股骨内侧髁外壁及后交叉韧带内缘将镜鞘向后插入后内侧间室,这时关节镜可以清晰观察后内侧间室结构,应用腰穿针辅助定位建立后内侧入路,必要时可以建立2个后内侧入路,通过此入路可以进行腘窝囊肿切除,后内侧间室的病变滑膜切除等操作,建立后外侧入路的步骤跟后内侧入路较相似,沿股骨外髁内壁及前交叉韧带的外缘置入镜鞘,但需要注意做入路前确认腓总神经的体表投射路径,同样的可以建立2个或多个后外侧入路,有些膝关节疾病需要打通后纵膈结构,在关节镜下确认后纵膈的部位,钝性分离扩大后纵膈的薄弱区,通过后内侧入路,后外侧入路等入路对后关节腔病变做进一步的处理。
其他文献
1.目的:总结肩袖修补术患者术后关节僵硬的预防和围手术期护理; 2.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1月-2015年12月肩袖损伤患者85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46例,年龄28~81岁(平均54岁),左侧35例,右侧50例,均为单侧,病程约3d至4年,有肩部外伤史者31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外展、上举活动受限,给予系统的康复护理;  3.结果:疾病的恢复过程较为漫长,患者根据医生制定的康复训练计划,循序渐进
目的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多见于青壮年,且为高能量损伤,多为合并伤,治疗困难,目前可供选择的内固定有多重,本文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基层医院常见的创伤疾患,常发生于高龄患者,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治疗选择。其微创创伤小,并发症较少。本研究拟报道一例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手术过程中发生导针断裂的罕见并发症,来强调PFNA手术中患者体位的重要性。
目的脊柱侧弯是脊柱的一个或多个节段在冠状方位偏离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弧度的脊柱畸形,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而且可影响心肺功能,严重者可导致截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的 分析肱骨近端直型髓内钉(Trigen)在治疗外科颈骨折过程中出现与手术操作失误有关的并发症的形成原因和预防对策。方法对利用髓内钉治疗42例肱骨近端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下内侧髌骨股骨韧带(MPFL)重建结合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外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至2014年收治的33例青少年(年龄≤16周岁)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式均为关节镜下内侧髌股韧带重建结合外侧支持带松解,手术前、术后6月、术后12月分别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Kujala髌股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功能评估,并测量屈膝30℃T片髌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稳定性”及复位程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分别搜集49例以腰椎管狭窄为主要症状的DLS患者病例资料,调取术前正侧位、动力位及术后X线检查并测量每位患者不同检查中滑脱椎体滑脱距离及术前动力位滑脱椎体倾斜角,并分别计算动力位滑移距离差d及动力位椎体夹角差α,并计算复位率。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随访内容包括术前及术后VAS评分、JOA评分改善率。对测量结果进行
目的分析在复位盂肱关节前脱位的过程中出现医源性肱骨颈骨的原因.方法对本院治疗362例盂肱关节前脱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肱骨颈骨折(7例,女性,平均年龄72.5岁)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目的 观察兔退变椎间盘纤维环和髓核组织中蛋白多糖(PG)、MMP-3、TIMP-2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2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将实验动物固定在直径110mm、长70cm的PVC管中,实验组将PVC管直立,对照组将PVC管平放。
目的:本文报导了两例伴有肱骨大结节骨折的肩关节前脱位合并同侧肱骨中段或远端骨折的病例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并对这类复合损伤的治疗上的争议进行了文献回顾。方法:病例一:46岁男性,左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伴同侧肱骨远段1/3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