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道德自我调节逐渐得到了学者的关注。本研究从符号自我完成理论和识解水平理论的视角,探究他人在个体道德自我调节过程中的影响。实验一采用词汇判断任务,发现道德组对褒义词的相对反应时显著高于控制组,证明了道德许可效应的存在。实验二考察了当被试的道德或不道德行为被他人注意到,即成为社会现实后,对其之后的亲社会行为和作弊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当被试之前的道德或不道德事件成为社会现实后,出现了显著的道德
本研究旨在验证道德确认对自控损耗的缓冲效应。自我控制强度模型(self-control strength model)认为,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是有限的,个体进行自控行为后会造成自控资源的损耗,而自控损耗会降低个体从事其他受控的、资源需求的心理过程。例如,个体不能有效地抵制诱惑、克制冲动、控制情绪,以及不能够延迟满足。研究发现自我确认和自我关注有利于缓冲个体自控损耗。因此,本研究基于自我确认理论(s
自我控制的资源模型为探讨个体的选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已有研究表明,选择能够消耗自我控制资源,引发自我损耗。然而,已有考查选择损耗效应的研究并未对个体较稳定的人格特征进行控制,同时对于选择损耗效应的产生原因的探讨也需要深化。本研究在对被试的特质自我控制水平进行控制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并独立操纵选择任务的取舍冲突难度变量和选择的其他难度变量,探索选择损耗效应的产生原因。
日常生活中,自我调节过程无处不在,若自我调节失败,会导致成瘾行为、情绪障碍等许多不良的适应结果。能量模型认为,自我调节是在一定时间内的有限资源,若自我调节资源受到损耗,就会影响随后的自我调节行为表现。大量研究表明,执行功能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成分,也是众多自我调节行为的基础,研究者常使用执行功能任务的完成度来评价自我调节水平。另一方面,依恋是个体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亲密情感联结,其作用涉及生活与适应的方
名利博弈是社会背景下个体在名与利中进行抉择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决策,是大量社会问题的根源。先前的研究已发现博弈对象的能力与社会距离是影响个体在名利之间选择的重要因素,前者决定名声带来的客观价值,后者代表个体主观对他人给予自己机会的信任。
在混合关系中,中国人常常遇到如何遵从人情法则的所谓"人情困境"。由于对人情法则的不同解释,处在"人情困境"中的双方时常会爆发冲突。失望情绪作为一种较为有效的冲突消解策略,其是否能够缓解这类冲突尚未被考察。实验一采用改进的多轮谈判博弈为范式,考察对手失望情绪的表达与否对个体的出价造成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无情绪表达相比,对手表达失望情绪时个体的愧疚情绪、出价都不存在显著差异。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手情绪表达
残疾人社会融合程度是衡量国家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国外研究显示,社会融合不仅促进残疾人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对其康复起着重要作用(Agota,2014;Ware,et al,2008),也增进社会人士对残疾人的认识。近年来,我国对残疾人社会融合情况有所探讨和分析,多数研究得出残疾人社会融合程度不高的结论(罗泮,等,2008;王鑫,2011;),并分析了残疾人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罗泮,等,2
进城务工人员从乡村到城市,由于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在城市融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心理适应问题十分凸显。因此,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心理适应问题进行研究,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减少适应过程中城市与适应者双方的阵痛,促进民族融合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基于此,本研究力求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心理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较全面的解读,为相关部门的咨询与决策提供
异族效应,是指人们再认本族成员面孔比再认外族面孔更快、更准确的现象。大量研究表明,异族效应在面孔识别中普遍而稳定地存在。并且,这种自我群体偏向不仅存在于不同种族之间,而且存在于性别群体、年龄群体等之间。例如,有研究发现女性再认面孔的成绩比男性好,并且女性能更好地记忆与自己性别相同的面孔。
一种产品可能具有多种不同的属性,例如,收音机具有收音功能和时间显示功能两种属性,其中,收音功能属于收音机的核心属性,而时间显示功能属于收音机的边缘属性。人们对产品的选择可能受到产品属性的影响。一般而言,人们在选择产品时,更看重产品的核心属性,而较少关注产品的边缘属性。然而,自我-他人决策会影响人们对产品的选择。解释水平理论为其提供了合理的解释,解释水平理论认为对远心理距离的事物,人们倾向于使用高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