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合并耳穴贴压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穴位埋线合并耳穴贴压治疗,治疗两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26例顽固性呃逆患者经过半个到一个疗程治疗后22例痊愈,4例好转,0例无效.结论:穴位埋线合并耳穴贴压治疗顽固性呃逆有较好的疗效.
【机 构】
:
浙江省金华市中医医院,金华321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合并耳穴贴压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穴位埋线合并耳穴贴压治疗,治疗两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26例顽固性呃逆患者经过半个到一个疗程治疗后22例痊愈,4例好转,0例无效.结论:穴位埋线合并耳穴贴压治疗顽固性呃逆有较好的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结合经皮电神经刺激与普通针刺对面神经炎后遗面肌萎缩的疗效,探究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治疗2个疗程后,依据改良Portmann临床简易评分(RPA评分)、House-Brackmann分级(H-B分级)、面神经电图及瞬目反射等评价指标的变化,进行疗效评价及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评价指标的变化显示两法均能有效改善患者
目的:通过观察针灸对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疗效,及其在静息态下对大脑网络功能连接的影响,探讨针灸治疗脑梗死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收入30名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常规治疗组各15名,并且根据课题要求选取15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收集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NIHSS量表、Barthe1指数评分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运用RS-Fc分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观察脑梗死患者
目的:研究穴位埋线加西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进行穴位埋线.比较两组疗效差异及对代谢综合征各组分、肝肾功能的影响;代谢综合征不同证型穴位埋线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显效率及有效率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问治疗后除HDL-C无差异(P>0.05),余各观察指标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取穴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治疗组采用子午流注取穴针刺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百忧解治疗,治疗2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细胞因子IL-6、IL-2及TNF-α的浓度水平的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各细胞因子浓度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在IL-2及TNF-α浓度改善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膏摩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膝关节骨关性节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治疗组给予温针灸配合膏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4%;对照组总有效率87.2%.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膏摩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三个临床中心共选取1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郁脾虚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个中心各60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埋线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埋线组给予一般治疗和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西药组给予一般治疗和口服多烯磷酯酰胆碱胶囊(易善复)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肝脏酶学及血脂、腹部B超的变化.结
目的:观察粗针平刺组、传统针刺组及单纯西药组治疗不同损伤节段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对照的方法,分别将损伤在三个不同面神经节段的患者随机分为粗针平刺组、传统针刺组和单纯西药组,疗程共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改良Portmann临床简易评分(RPA评分)、House-Brackmann分级(H-B分级)、瞬目反射并评定各个节段三组的疗效.结果:三组总体治疗后RPA评分及H-B分级均较治疗前有
目的:观察不同的白芥子炒制程度对穴位敷贴后皮肤的影响.方法:将同一生产批号的生白芥子分别炒制成略黄色、深黄色及焦黄色三组,分别兑入冬病夏治敷贴药物中进行粉碎加工,各自敷贴于50名患者同一组腧穴上,进行观察比对.结果:略黄色组敷贴处皮肤灼热灼痛感明显,肤色潮红伴有较多水泡;深黄组敷贴处皮肤产生温热感适度,无或略有少量针尖样水泡,肤色鲜红无肿;焦黄组敷贴处皮肤微红或不红,温热感不明显.结论:白芥子炒制
睡行症俗称"梦游"是一种睡眠障碍,是指睡眠中突然爬起来进行活动,而后又睡下,醒后对睡眠期间的活动一无所知.目前心理科主要运用厌恶疗法及精神宣泄法治疗.笔者自2009年以来运用针灸疗法治疗睡行症患者15例,定期随访,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黄褐斑,为一种较常见的颜面部局限性淡褐色或褐色色素改变的皮肤病,在中医古代文献中称之为"黧黑斑"、"面尘"、"黑皯".其主要特征为颜面部对称性分布的淡褐色或深褐色斑片,不高出皮肤、抚之不碍手,并且无疼痛、痒感等自觉症状,主要分布于两颧部、额头等颜面部,中青年妇女常见.本病主要损害了患者外在颜面形象,同时也多伴有内分泌紊乱的状况存在.采取针刺疗法,分析了对穴选择的策略,对其疗效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