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灰霉菌(Botrytis cinema)可引起果蔬花卉的灰霉病病害,一些木霉(Trichoder-ma spp.)菌株可拮抗灰霉菌并具有防治灰霉病的作用.研究表明,灰霉菌侵染植物初期向环境中分泌草酸(Oxalic Acid)毒素,分泌的草酸通过降低pH等途径引起和增强病原菌的致病性.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哈茨木霉(T.harzianum) LTR-2具有防治灰霉病和消除草酸的能力,其与灰霉菌的对峙培
【机 构】
:
山东省科学院中日友好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济南250014 山东省科学院中
【出 处】
: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灰霉菌(Botrytis cinema)可引起果蔬花卉的灰霉病病害,一些木霉(Trichoder-ma spp.)菌株可拮抗灰霉菌并具有防治灰霉病的作用.研究表明,灰霉菌侵染植物初期向环境中分泌草酸(Oxalic Acid)毒素,分泌的草酸通过降低pH等途径引起和增强病原菌的致病性.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哈茨木霉(T.harzianum) LTR-2具有防治灰霉病和消除草酸的能力,其与灰霉菌的对峙培养可提高环境pH.本文进一步分析了58株木霉菌株拮抗灰霉菌的能力与环境pH变化之间的关系,这些木霉菌株由采集自山东、四川、江苏等18个省(直辖市)的土样(少数为水样)中筛选获得.在25℃暗培养条件下,将木霉与灰霉菌进行PDA平板上的对峙培养,设3个重复.共培养4d后,计算木霉对灰霉菌的抑制率[抑制率=(D-d)/D×100%,其中D为对照灰霉菌生长直径,d为对峙病原菌生长直径且木霉覆盖生长的部分不计入],同时取距灰霉菌接种点1 cm处的10处培养基菌块,用pH精密试纸(生工(R))分别检测pH,计算平均值.使用Orig-inPro8.5软件对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培养基的初始pH为6.5,同样条件放置4d后pH不变.单独培养灰霉菌4d后,接种点附近的pH下降至3.3.灰霉菌与58株木霉进行对峙培养4d后,灰霉菌接种点附近的pH最高为7.5、最低为3.0.经测定,木霉对灰霉菌的抑制率最高为90.56%、最低为1.12%.Pearson相关性表明,木霉对灰霉菌的抑制率越高,pH回升的幅度越大.Pearson相关系数r值为0.856 63,可线性拟合,拟合系数Adj.R-Square为0.728 97.两者呈显著相关,并且高度线性相关.上述结果表明在木霉对灰霉菌的抑制率越高,伴随着环境pH的升高.这种现象推测与木霉消除草酸的作用有关,暗示消除草酸可能是木霉防治灰霉病的关键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引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大量菌糠未能合理开发利用而废弃荒野,这既造成大量的资源的浪费,又污染了环境[1].通过生物技术对菌糠进行微生物发酵处理,这不仅使菌糠废弃物变为一种可再生的饲料资源,实现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而且还可有效减少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2].本研究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对杏鲍菇菌糠进行混合固态发酵,并优化其发酵工艺,为菌糠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苹果茎沟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ASGV)是苹果和梨树上发生普遍的病毒,该病毒还可危害柑橘和猕猴桃,对这些果树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培育和栽培无病毒种质是防止该病毒危害的有效途径.为明确该病毒对梨树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影响,本研究以无病毒和带有ASGV的沙梨"金水2号"离体植株和田间嫁接一年生植株为研究材料,分析比较了在生根培养基(1/2MS+2.5 mg/L IBA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是葫芦科上的重要病毒之一,严重为害葫芦科作物,威胁产业发展.近几年我国嫁接西瓜由于带毒砧木种子的滥用,该病毒曾在不同省份暴发.本实验室根据已有CGMMV-hn分离物的序列,将其基因组分成两段扩增,依次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XT1中,从而获得CGMMV全长克隆pXT1-CGMMV.为了验证该克隆的侵染性
溶杆菌(Lysobacter)多分布于土壤和水体,是植物根围常见的PGPR类型之一.本实验室从小麦根际土壤中分离到菌株X2-3,经16S 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其为辣椒溶杆菌(Lysobacter capsici).抑菌测定发现,菌株X2-3对Rhizoctonia cerealis、Rhizoctonia solani、Bipolaris sorokiniana、Fusarium oxyspo
葡萄酸腐病近年来已经成为葡萄生长中后期的重要病害之一,造成葡萄果穗大量腐烂,严重影响葡萄的品质与产量,制约了葡萄产业的发展.针对上述情况,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对来自延庆的5个葡萄酸腐病病果样本进行了相关微生物的分离,共分离出12株相关细菌.为了明确这些细菌的致病性,实验采用室内离体果穗人工接种法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结果发现其中的两株细菌sfB-18和sfyg3-2对葡萄果穗具有较强致病性,接种后的葡
草莓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是草莓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也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严重时可使草莓采后损失达50%以上.该病菌可危害花、果实和叶片.贮藏、运输过程中灰霉病菌也是造成采后损失的主要原因.目前,控制革莓采后病害的主要方法仍然是在开花期使用化学杀菌剂,但是往往造成环境污染,且高残留会影响食品质量安全,因此利用拮抗菌进行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从黑龙江、内
从土壤中分离的放射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K84菌株是应用较早且可有效防治核果类根癌病的生物制剂,它可以抑制多种有致病性的菌株,而对非致病性的菌株无影响.通过遗传工程技术得到与亲代菌株K84有相同染色体背景的衍生菌株K1026,可避免使病原菌产生抗性,现已在核果类果树生产中广泛应用.本文研究了生防菌株K1026对山东泰安地区大樱桃冠瘿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并对K
木霉(Triochoderma sp.)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拮抗微生物,能够拮抗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其生存能力强,适应性广,是一类理想的防治土传病害的生防菌.由于生防菌在作物根围土壤中的定殖情况与其防病效果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拟以前期获得的1株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哈茨木霉(T.harzianum) gz-2菌株作为测试菌株,采用土壤稀释分离法,测定该菌株随时间变化在土壤垂直和水平空
本研究对2013年采集自全国主要番茄产区的番茄病样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了番茄晚疫病菌472株和番茄叶霉病菌776株。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建立了番茄晚疫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基线,并分别检测了田间番茄晚疫病对嘧菌酯、番茄叶霉病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抗性频率,进行了抗性风险分析。研究结果对明确供试的番茄两种主要病原菌的抗药性发展情况,科学评估病原菌的抗药性风险,以及制定有效的抗药性治理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具体研究
小麦条锈病是由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f.sp.tritici Eriks引起的真菌性病害,由于其发生区域广,危害损失重等特点成为影响小麦稳产高产的主要病害.作者于2014年10月用分离自小麦根部的内生恶臭假单胞菌JD204悬浮液(107 cfu/mL)浸泡14个不同品种小麦种子后分别播种于南阳国家农业园区试验地(经度112°27′49″;纬度32°57′6″)中,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