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评价外固定架对儿童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 方法 2013年7月-2016年7月,应用环形或半环形外固定架治疗闭合性胫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0例。骨折采用AO标准进行分型,其中43-A1型3例,43-A2型9例,43-A3型8例。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在术后1、4、8、12周拍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根据情况检查并调整支架。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 研究表明,酸性成纤维生长因子(aFGF)作为一种关键的神经营养因子已经成为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新焦点。但是aFGF作为一种大分子蛋白药物,其稳定性差,并难以透过血-脊髓屏障,因缺乏高效、缓释的药物递送系统而应用受限。本论文基于课题组自主合成的肝素-泊洛沙姆(HP)新材料,利用新材料和制剂技术,首次制备包裹aFGF的HP温控型水凝胶,建立体内外模型,全面评价促进神经元轴突生长和功能恢复作用,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院 2014 年7 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中老年桡骨远端 C 型骨折45例,腕关节功能评分进行(通过)Cooney评分系统及测量复位前后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的变化来评定疗效。采用统一的手法闭合复位,患者采用坐位或平卧位,外展约60°,肘部屈曲90°,掌心向下,均为三人复位法,助手一双手握住患者手掌,拇指置于腕背
目的:初步探索人脐带沃顿胶脱细胞软骨细胞支架对软骨细胞生 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1、取新鲜胎儿脐带,经过预冻后分离出沃顿胶组织,经胰酶消化法,反复物理冻融,再经冷冻干燥成型制作脱细胞软骨支架.2、取因患骨肿瘤需截肢或需行关节置换的人关节软骨,经过消化分离其中软骨细胞,再将软骨细胞接种培养,传代至第二代.3、将第二代软骨细胞接种在沃顿胶脱细胞支架和Ⅰ型胶原支架,培养8、 16、 24小时后进行黏附率
目的 探讨侧卧位直接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行直接前侧入路THA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通过骨盆正位X线片观察患者的假体位置及假体松动等情况。
目的:观察硫酸镁湿敷对膝关节置换术后中、重度肿胀的治疗效果。方法:我科于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拟行156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双膝置换56例,单膝置换100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对膝关节出现中、重度肿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7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治疗,即抬高患肢、静脉药物消肿和踝泵运动,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硫酸镁湿敷,
目的 探讨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联合数字化设计及3D打印辅助复杂拇手指再造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7例19指复杂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患者术前使用双源64排螺旋CT对双侧足部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术前通过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及容积重建技术对CTA图像进行分析,明确足部供区血供解剖,在CTA图像定位导航辅助下选择组织供区手术入路及血管蒂的解剖。在CTA检查的同时进行双手CT扫描,获取双手CT数据,对健侧
目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是一个复杂的损伤,由于骨质疏松,骨强度明显较差,损伤致骨质压缩明显,骨折处骨缺损严重,骨折形态复杂,本研究探讨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应用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桡骨远端骨折42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56-77岁,平均63岁。
目的:测量正常小儿腰椎皮质骨钉道的手术相关解剖学参数,探讨皮质骨螺钉应用于小儿腰椎的可行性及规格尺寸。方法:随机选取80例(5-7岁,8-10岁,11-13岁,14-16岁,每个年龄组男女各10名)小儿腹部CT影像资料(层厚:5mm),并将其重建为层厚≤1 mm的CT影像资料。将上述资料导入EBW工作站(Philips Medical System的后处理工作站)后利用二维多平面重建技术增加矢状面
会议
Objective:The long-term osteointegration of dual-mobility acetabular cups has rarely been investigated. The aim of our work was to analyse the 15-year follow-up results of a serie of 100 primary total
目的:评价3种不同类型颈椎人工间盘(Prodisc-C、Mobi-C和Pristige-LP)治疗颈椎病术后24月的并发症、影像学及疗效及三者之间的对比。方法:纳入了我科自2010年至2014年因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实施单纯人工间盘置换术的70例患者(Prodisc-C为45例,Mobi-C为14例和Pristige-LP为11例),对其进行24月的随访,分别就手术本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