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磨牙牙根与上颌窦底解剖关系的锥形束CT影像分析

来源 :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上颌磨牙牙根与上颌窦底解剖关系,并初步探究其与性别、年龄、骨面型是否有相关关系.材料与方法:从我院CT库中选取CBCT数据103例,男性50例,女性63例,年龄(15~60),分别测量上颌磨牙与上颌窦底距离,骨面型(SNA,SNB,ANB,SN-MP,FH-MP).结果:1.上颌磨牙牙根进入上颌窦的概率为22.65%.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在混合牙列期使用TPA矫治,接着在恒牙列期使用固定矫治的患者与未矫治的样本比较,短期及长期上颌牙弓尺寸的改变.方法 矫治组为36名连续矫治的患者,对照组样本尽量与实验组匹配;分析TPA矫治前(T0)、TPA矫治后(T1)、固定矫治结束时(T2)及结束后至少3年(T3)样本的模型及头侧位片,测量牙弓宽度、周长、长度,以及拥挤度和切牙唇倾度.
会议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错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的髁突位置和CR位咬合早接触位置.方法:收集安氏Ⅱ类错颞下颌关节正常者和TMD患者各23名,拍摄头颅CBCT分析髁突位置;获取并记录患者CR位,在架上检查患者早接触位置.
会议
目的:明确TNF-α对成牙骨质细胞中骨保护素(OPG)、RANKL等的调控作用;阐明骨形成蛋白(BMPs)对TNF-α效应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可能的内在信号转导机制.材料和方法:体外培养成牙骨质细胞,并外源性给予TNF-α刺激.
会议
目的 上气道及周围组织的形态和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增龄性变化,本研究旨在通MRI检测及测量,探讨不同年龄段无鼾男性的气道及其周围组织的形态学及功能学差异.
会议
目的:应用ABO-OGS指数对无托槽隐形矫治病例的疗效进行综合评价.方法:测量全程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的39个病例的DI指数,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出DI值7-25分的21例研究病例,测量其OGS指数,评价研究病例矫治效果并分析OGS指数中各项指标(前牙排列,后牙排列,后牙边缘脊高度,后牙颊舌向倾斜度,咬合接触,咬合关系,覆盖,邻接关系及牙根近远中倾斜度等)扣分情况及主要扣分原因.
会议
目的: 本实验旨在阐明酸敏感离子通道3 (Acid sensing ion channel 3,ASIC3)在实验性牙移动导致的口面部疼痛中的作用.方法:本实验共使用78只雄性SD大鼠,将加力后的拉簧结扎到大鼠上颌切牙与磨牙间以实现实验性牙移动.其中6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加力40g)与对照组(加力0g).
会议
目的:评价骨性Ⅲ类错合正颌术后唇部形态的变化和微笑改善程度.材料和方法:实验分为两组,正颌手术组与正常合组,每组25人,均为成年男性.分别拍摄手术前后正颌手术组及正常合组正面像照片,每张照片标记35个标志点.将标志点数字化,置于以鼻下点为原点的XY的坐标系中.用t检验,分别比较静止和微笑情况下治疗前后唇部形态的变化以及组间差异.
会议
目的:通过头影测量分析骨性下颌前突患者,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咽腔气道的变化,为术后保持与防止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骨性下颌前突患者20例,均接受口内入路的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术前1周,术后1周,术后6个月拍摄标准颅颌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通过治疗前后的对照,比较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咽腔气道的改变.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会议
目的: 评估3dMD面部扫描仪对于复杂表面的测量精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材料与方法: (1)使用密度、颜色及表面粗糙度均接近真实皮肤的橡胶材料加工的头部模型进行初步分析,在模型上标定正畸软组织测量常用测量标记点并及沿表面均匀标定空间标记点,利用3dMD面部扫描仪采集头部模型的三维表面数据.
会议
目的:结合体内、体外实验,探讨Dkk-1与TNF-α的交互串话对牙移动成骨和破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机制.材料与方法:①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取上颌骨标本进行TRAP酶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②利用Force1四点弯曲体外细胞力学加载仪建立张、压应力(2000 μ strain,0.5 Hz)条件下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培养模型,以及对细胞进行Dkk-1沉默和过表达质粒的基因转染;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