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交通事故对伤者躯体造成损伤的同时,也会危害其精神健康。部分伤者在恢复过程中患精神障碍,其中以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病率最高,且危害最重。交通事故是日常生活中高发的创伤性事件,受伤人数众多,如何从事故伤者中有效识别PTSD患病的高危人群已成为当务之急。此外,交通事故伤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颅脑损伤(TBI),其中轻度颅脑损伤(mTBI)最为常见,mTBI与PTSD存在诸多症状重叠,很难从临床角度加以区分。本研究通过在综合医院急诊科收集交通事故48小时内及24周后伤者的临床资料及脑影像学数据,探索PTSD患者发病前及发病后的脑影像学特征;此外本研究试图通过脑影像学资料初步阐明PTSD与mTBI两者的关系。方法:临床随访时应用临床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量表(CAPS)评估伤者在恢复过程中是否患PTSD及患病的严重程度,据此将基线入组被试分为PTSD组和未患病组。根据研究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关注创伤急性期导致PTSD易感性增高的脑灰白质结构及PTSD进展导致的脑灰白质结构异常改变。基线时脑灰质结构像分析纳入29例PTSD组被试及41例未患病组被试,基线DTI数据共纳入24例PTSD被试和37例未患病被试,通过应用Freesurfer及TBSS软件进行组间比较,识别出PTSD组发病前即存在的异常脑灰白质区域,通过与临床随访时CAPS量表得分的相关性分析,初步探查脑灰白质结构特征对于PTSD症状的预测能力。交通事故24周后有15例PTSD被试及14例未患病被试完成脑灰质结构像磁共振随访,12例PTSD被试及9例未患病被试完成DTI图像随访,应用纵向分析策略,对比两组被试灰白质特征值在24周内的变化情况,从而初步识别与PTSD病程有关的异常脑灰质区域。第二部分关注PTSD与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TBI)两个继发于交通事故疾病的关系。通过4个亚组分析((1)单纯PTSD组vs.单纯未患病组;(2)单纯mTBI组vs.单纯未患病组;(3)PTSD患病个体中,mTBI(+)组vs mTBI(-)组;(4)mTBI伤者中,转化PTSD组vs.未转化组)的基线及随访MRI数据,初步探明PTSD与mTBI的疾病关联。结果:本研究脑灰质特征部分发现,PTSD组在交通事故急性期双侧岛叶、左侧膝下前扣带回等区域灰质体积已显著小于未患病组,结果可被FDR(P<0.05)多重比较校正,且这些异常区域的灰质体积与CAPS量表得分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TSD组在基线时CA3、DG等亚结构体积显著小于未患病组,但海马CA3、DG亚结构基线体积与CAPS得分无显著相关性。纵向分析结果显示,交通事故发生后24周内,PTSD组与未患病组皮层厚度变化并无显著性组间差异(P<0.001,体素>58)。第一部分脑白质特征部分研究发现,PTSD组在基线状态时前扣带束、胼胝体、上纵束等多条白质纤维微结构完整性均显著低于未发病组,全部人群中异常区域的DTI特征变量与CAPS总分显著相关;DTI纵向分析结果显示各感兴趣FA值变化无组间显著性差异。第二部分亚组分析结果发现,PTSD组在事故急性期并未发现有皮层厚度增厚的脑区;而mTBI患者在交通事故急性期即出现数个皮层厚度增厚的脑区。本研究在mTBI患病个体中,通过ROI分析发现PTSD转化组腹内侧前额叶(vmPFC)体积显著小于未转化组。结论:(1)前额叶-边缘环路环路中脑灰白质结构异常,可使个体遭受交通事故后患病风险增高;(2)mTBI和PTSD是交通事故后两个独立发展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