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SOFCs)是采用固体氧化物电解质为隔膜,通过电化学反应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发电技术,是发电效率最高的燃料电池.但是,SOFCs的性能受电池材料和制备方法等因素严重影响.因此降低SOFCs的操作温度,而使之商业化和广泛的被应用,在不断开发高性能电池材料的同时,改进制备方法也日趋重要.
【机 构】
:
云南大学物理科学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昆明理工大学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云南 昆明
【出 处】
:
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SOFCs)是采用固体氧化物电解质为隔膜,通过电化学反应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发电技术,是发电效率最高的燃料电池.但是,SOFCs的性能受电池材料和制备方法等因素严重影响.因此降低SOFCs的操作温度,而使之商业化和广泛的被应用,在不断开发高性能电池材料的同时,改进制备方法也日趋重要.
其他文献
通过对明胶和添加剂A在模拟电解液中电积4 h,24 h和在工业电解液中电积60 h的对比试验研究,发现复合添加剂A在改善电积阴极锌表面质量、电流效率和电能消耗等方面优于明胶,且随着电积时间的延长,这种优越性更见突出.
通过研究温度,酸过量系数,液固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P2O5浸出率的影响,确定新华磷矿浮选磷精矿湿法磷酸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浸出过程中稀土的流向进行跟踪研究.结果表明:在浸出温度80℃左右,液固比3:1,酸过量系数1.05,反应时间4 h条件下,P2O5的浸出率达到97.12%,磷精矿中稀土进入磷酸中的分布一般低于40%.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掺杂TiO2复合粉体,利用XRD对掺镧复合粉体表征.结果表明,La3+掺杂改性的催化剂为锐钛矿型TiO2,掺杂稀土镧元素会抑制TiO2晶型的转变,使晶型转变温度滞后.以大红染料为光催化降解对象,研究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单掺Sm3+、Eu3+、Dy3+、La3+、Nd3+和Sn4+与La3+共掺杂能够有效抑制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从而提高催化剂活性.
通过水力学模型实验,采用“刺激-响应”实验方法研究了某方坯铸机五流中间包的流场和流动分布情况,比较得到实验条件下最优的中间包内腔结构尺寸.该中间包在无控流装置时存在短路流、死区较大,应该加设控流装置进而改善中间包内流场.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多孔挡墙在改善中间包流动特性方面优于单挡墙,在加设多孔挡墙后,延长水口响应时间,钢液平均停留时间由286 s增至358 s,死区体积分数由26.7%降低至17.5
利用CFD软件FLUENT,对铁浴式熔融还原炉内流体的流动进行了数学模拟.考察了侧吹喷枪的喷吹角度和流速对喷枪堵塞以及流体流动的影响,顶吹喷枪的枪位以及流速对炉内喷溅以及流体流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侧吹流速越小,越易堵塞喷枪:侧吹喷枪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时,不易堵塞喷枪;夹角和流速越大,对流体的搅拌作用越强烈.顶吹喷枪的枪位越低、流速越大,炉壁处的喷溅越强烈;顶吹喷枪的枪位和流速对液面的波动
研究了用碳酸钡和氢氧化铝合成铝酸钡的制备方法及合成机制研究.用氢氧化铝与碳酸钡在温度为1200℃,时间为100min,分子比为1.1时合成铝酸钡,其合成率99.0%.并对合成的铝酸钡进行了X射线分析,衍射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
在二氧化钛前驱体溶胶中引入光敏有机单体,通过紫外光照(UV)诱发膜层中单体的聚合,制备了多孔二氧化钛薄膜.对产物进行了SEM、TEM、XRD和IR表征,结果显示这种多孔二氧化钛薄膜具有网状结构的形貌,并且网状结构是由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组成的;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溶液的实验表明,这种多孔二氧化钛薄膜具有高的光催化活性,在300 min时光催化降解MB的降解率达95%,拟合的一级反应动力学常数为0
在中间包冶金过程中,针对高铝钢([Al]≥0.1%)铝含量不易控制、增硅等特点,通过热力学分析,指出了CaO-SiO2-AlO3渣系适合高铝钢浇注的中间包覆盖剂的成分范围,并对其吸收夹杂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为了防止钢水中铝的氧化,必须严格控制覆盖剂中SiO2的含量,应在5%以下,效果最佳.
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Ca3Co4O9粉体.通过对样品的显微结构与物相组成等进行研究分析,优化了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恰当的添加剂、750℃、预烧时间2h是合适的合成工艺条件,由溶胶-凝胶法制得的Ca3Co4O9粉为10-30nm的片状晶体.采用粉末冶金法900℃下烧结5h制得Ca3Co4O9材料,材料具有高致密度和低气孔率.
进行了钢渣水溶液中Ca浸出的实验研究,考察了浸出时间,反应温度,钢渣粒度和液固比四个因素对Ca浸出率的影响,结果得到: Ca浸出率随浸出时间增加、钢渣粒度变小、反应温度增大和液固比增加(当液固比<1000时)而增大.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上述四个因素对钢渣Ca浸出的影响程度为:液固比>钢渣粒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本实验最佳Ca浸出率为2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