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8年展开的大跃进运动影响当代中国的许多层面,本文着重于考察当时所提倡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政策在上海市的实践,并将该政策视为地方政府透过教育单位传递区域发展的策略,以此了解在大跃进时期区域政治、经济政策重新调整下,学生如何参与区域的调整,凝视(gaze)城市的变化。首先本文将描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运动的政治与思想背景,该运动在中共中央催生下,经过短时间试行后蔓延至各省市,此时一批与工厂、农村等生产单位协作、合并的学校应运而生。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涉及的除了教育系统的调整,学生劳动成果与当地的经济计划之间的关系也浮上台面,藉由考察上述那些与生产单位协作的学校,可以了解在上海这个中国近现代工商业中心,地方政府各单位如何调节学校劳动的「产能」避免与既有工厂冲突,而教育单位又如何的透过话语和教法维持学生甘愿(consent)劳动。若以区域变迁考察这段历史,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政策完善后,为强化农业生产而设立的农业中学也与市区内学校在招生问题上有所扦格,尤其当1959年上海合并原属于江苏的郊县后。市政府要如何协调学生就学区域,缓和由升学问题所折射的市内区域差异,本文将藉由这类议题处里市政府对于市内不同区域、人群发展规划。经过上述讨论,本文最后将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不单只是大跃进时期教育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不同区域、职业的劳动让生产劳动成为学生亲身凝视(gaze)区域变迁的视角,在纸上的区域政策外,进一步的可以透过劳动实作其习得的政治话语,参与区域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