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渔业的发展,渔船大都采用钢质船体,在抗风等级和抗撞能力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但是由于渔船海上作业时船体受到高温、大气、海水等腐蚀,导致渔船船体严重腐蚀,腐蚀程度逐年递增,热带作业的渔船腐蚀尤为严重。腐蚀不仅污染渔区海水,增加船舶维护费用,缩短使用寿命,还会威胁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有效防腐得到了船舶界和腐蚀界的广泛关注。影响渔船腐蚀的因素很多,航区、作业方式、舱室等不同,腐蚀状况也不同。对于整
【机 构】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上海20009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渔业的发展,渔船大都采用钢质船体,在抗风等级和抗撞能力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但是由于渔船海上作业时船体受到高温、大气、海水等腐蚀,导致渔船船体严重腐蚀,腐蚀程度逐年递增,热带作业的渔船腐蚀尤为严重。腐蚀不仅污染渔区海水,增加船舶维护费用,缩短使用寿命,还会威胁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有效防腐得到了船舶界和腐蚀界的广泛关注。影响渔船腐蚀的因素很多,航区、作业方式、舱室等不同,腐蚀状况也不同。对于整条船来说,由于水温、水流、电压、逸出电流等因素各不相同,腐蚀程度也极不均匀。金属腐蚀有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类。化学腐蚀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生锈",作用过程没有电流产生。电化学腐蚀是金属在电解质中,表面发生电解作用而使金属受到腐蚀,特点是反应过程中产生电流。钢质渔船腐蚀主要以电化学腐蚀为主,其根本原因是电位梯度产生电流,通常采用涂层保护和阴极保护法中的牺牲阳极的方法进行腐蚀防护。但是渔船靠泊时,船舶大多处于修造阶段,周边难免有各种电器使用过程中产生电流,牺牲阳极法往往保护能力不够,该文探索阴极保护法中外加电流保护法是否适用于渔船,进一步提出新的消除靠泊渔船电化学腐蚀的解决方案。
其他文献
本实验拟通过模拟增殖放流种苗在机械损伤、环境突变、敌害生物捕食等因素影响下的存活率实验研究,掌握了紫红笛鲷、红笛鲷、黑鲷等3种放流鱼类和斑节对虾1种放流虾类的放流过程的突然死亡率和存活率;并通过海洋生物的生理生化指标探讨其死亡的原因.结果显示,在降温桶装运输、抄网捞取投放、敌害生物投放条件下,紫红笛鲷、红笛鲷、黑鲷和斑节对虾的增殖放流突然死亡率分别为14.6%、16.9%、24.5%和8.9%.在
鱼道建设被认为是有效缓解水坝阻隔对鱼类洄游的重要方法之一,而鱼道效果监测是评价其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连江西牛过鱼通道位于广东省清远市连江西牛镇河段,是国内第一座在水坝主体上加建的过鱼通道。为了解其运行效果,采用张网法和截堵法,于2012年3月-2013年1月共11次对西牛过鱼通道过鱼效果进行监测。共监测到鱼类39种,属于3目8科31属,鱼类群落以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乐山小
珠江于2011年4月1日实现首次禁渔,为分析珠江禁渔对广东鲂鱼苗补充群体资源量的影响,在珠江下游肇庆江段设立固定采样点利用定量弶网对漂流性鱼卵苗样品进行连续采集.根据珠江禁渔前后两年监测到的广东鲂鱼苗季节分布特征可知:实施禁渔制度之后,禁渔期内广东鲂的鱼苗密度和产卵规模都有所增大.为分析珠江禁渔对广东鲂鱼苗资源量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禁渔前5年的监测资料建立了存在捕捞压力条件下广东鲂鱼苗发生量与径流量
关于物种共存的很多相关理论都是基于植物群落研究的结果,并且取得了相应的成就。至于基于植物群落提出的物种共存理论,能否推延至鱼类群落尚存在很多疑问。在现今各种捕捞压力以及各种生存环境都已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了解鱼类群落里各种群的共存与维持机理对于渔业资源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选择西江肇庆江段具有相似生物学特性且个体大小相近的两个鲤科鱼类(鲮鱼Cirrhina moitorella和鲴Xenocyp
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转移的关键环节,也是渔业资源的重要饵料,其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均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利用2011年4月在南沙群岛西南大陆斜坡海域开展的18个站点90份样品的调查数据,对该海域浮游动物的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表明:(1)该海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丰富,共出现18个类群580种(类);(2)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垂直变化明显,特定水层出现的种类数占总种数的43.6%,各水层均出现的
白斑综合症(WSS)为全球对虾养殖业危害最严重的疾病,是制约全球对虾养殖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对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危害尤为严重.1993年至1997年间,我国90%以上池塘养殖对虾发生WSS,养殖对虾损失严重,年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人民币,产量由1992年22万吨锐减至1994年6.4万吨.发展WSS有效防控技术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对虾养殖业最主要的需求.
根据2011~2012年在柘林湾及其邻近海域4个季节的调查资料,对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生态类群、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等生态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浮游动物分布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调查海域内共鉴定浮游动物158个种类分属19个类群, 以桡足类出现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33.3%.夏季出现种类数最多,为104种;其次是秋季96种;春季46种,列第三位;冬季最少,为44种.浮游动物生态类群以暖水
运用浅海养殖生态环境综合分级评价方法及预警指标、条件,根据2011~2012年共4个季度所得数据对茅尾海养殖海域进行综合分级评价与预警,并结合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Iwq)对同一级别进行定量比较,结果显示:调查期间,茅尾海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均为一般,但夏季出现了透明度预警,这与夏季丰富的降水随3大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汇入茅尾海有关.4个季节的Iwq显示,茅尾海春季的生态环境最好,夏季最差.空间分布则以河口
远洋渔业是我国重要资源型战略产业,其所处广阔国际公共海域中蕴含着巨大资源与技术利益,是世界各国资源争夺及综合国力竞争焦点,而其中包含海洋微生物资源的巨大开发潜力日益凸显。开展远洋渔场微生物新资源的挖掘、储备与生物学功能研究,可积极开拓我国远洋生物资源实质性开发利用新途径,对争取国家层次最大海洋权益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利用2012年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渔场生态环境调查项目,对该海域75个站位渔场
我国现已将双燃料LNG渔船作为重点推广项目。如何在渔船上高效利用LNG汽化过程中释放的大量冷能,已经成为一个待解决的课题。由于渔船需要为渔获物存储提供冷量,本文将重点解决如何将LNG汽化系统与渔船冷冻冷藏系统结合,并对各系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通过阶梯式热量转换过程后,LNG冷能可以充分利用至渔船的各种冷藏/冷冻工况。该系统能源利用率高,且系统运行较平稳。在保证冷藏/冷冻工况下,不影响主机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