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方颗粒坐浴治疗肛门瘙痒症

来源 :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肛肠分会暨湖北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qi_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坐浴治疗肛门瘙痒症;方法:对2013~2015年间的52例肛门瘙痒症使用中药配方颗粒坐浴治疗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病例48例症状消失,4例好转,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中药配方颗粒坐浴治疗肛门瘙痒症具有方便简单,疗效确切的优点.
其他文献
肛肠疾病手术后换药技术操作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伤口修复的速度,因此术后换药对整个治疗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众多的教科书中,对换药的技巧,尤其是肛门局部术后换药技巧论述极为简略.笔者结合临床实践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多年积累的经验,对术后换药的生理病理过程、要点和误区以及个人在工作过程中的一点经验体会作一次讨论与介绍,为广大肛肠科医师在临床换药的理解与技巧方面提供新的更广阔的思路.
肛肠疾病是人类常见病、多发病,有统计显示,正常人群肛肠疾病发生率达59.1%.目前对肛肠疾病的治疗,大都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手术后的疼痛则是困扰医患的一个棘手问题,甚至由于对手术后疼痛的恐惧而使部分患者望"手术"而却步.很多学者将肛门直肠手术比喻为"痛苦的悬择",甚至描述术后排便就像"排出碎玻璃"一样疼痛.Marti等认为肛肠病术后疼痛阻碍了肛肠手术的广泛应用.疼痛被认为是人体的第5项生命指征,越来
肛周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间隙间发生了急慢性的化脓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简称肛周脓肿.该病起病急,变化快,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婴幼儿时有发生.肛周脓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肛腺感染、损伤感染及糖尿病、白血病等慢性全身性疾病所导致的严重营养不良、全身虚弱感染能力低下等因素,其中约95%的感染源来自肛腺.目前治疗肛周脓肿的主要术式有脓肿切排术、脓肿切开挂线术.传统挂线材质多采用橡皮筋、丝线,其缺点主要
目的:观察肛瘘术后患者应用自制的冰黄软膏对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采用冰黄软膏纱条换药,对照组采用雷弗诺尔纱条换药.选定肛门疼痛、渗血、水肿、创面愈合时间、创面面积缩小率作为主要观察指标,结合病人自评和询问观察的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量化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进行观察统计,比较两种方法对促进肛瘘术后创面修复愈合方面的有效性、可靠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工作节奏的加快,生活习惯和结构的改变,肛肠疾病发病率的增多及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要求临床检查方法要快捷、经济、简便、安全、准确和无痛苦.但有些检查手段费时、费力、繁杂及价格昂贵,患者有时很痛苦,如纤维结肠镜检查及下消化道造影等.有些老年患者及长期患病患者不易耐受或接受,一次性乙状肠镜检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方便,一般无需复杂肠道准备,窥查视野大而清晰,诊断准确性高,避免交叉感染,不
目的:探讨问题管理教学模式在肛肠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015年在本院肛肠科实习的护士10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地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观察组的实习护士采取问题管理教学模式,对对照组的实习生采取常规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实习生出科前的考核成绩、临床带教老师满意度和住院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的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
目的:探究肛肠疾病进行切开挂线术及抗菌药物疗法对肛周菌群的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7月-2015年6月肛周脓肿病人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进行抗菌药物疗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切开挂线术疗法,两组均治疗7d,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浆内毒素水平、菌群数量.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58.00%,两组比
肛瘘是临床较常见疾病,病程迁延,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工作.本院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肛瘘手术病人56例成功护理进行总结,遵循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要领,临床效果满意.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痔疮手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施行PPH手术的68例内痔、混合痔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结果:58例患者术后疼痛轻微,平均住院时间6.3d,10例出现尿潴留,发生率为14.71%.结论:做好PPH手术的一般护理,加强病情观察以及良好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愈率.
大肠是消化道息肉最常见发生部位,目前对大肠息肉的治疗首选内镜下切除.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是由内镜息肉切除术和内镜黏膜注射术发展而来的一门技术.自2014年11月-2015年8月,本院对75例大肠无蒂息肉行肠镜下EMR,取得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