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第一任中文教习戈鲲化之新史料

来源 :北美中国学的历史与现状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tein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戈鲲化是美国哈佛大学聘请的第一任中文教习,被称为"中国赴美任教第一人".作为中美文化交流的先行者,他与美国汉学研究的起源直接相关.如当时《哈佛纪事》(Harvard Register)所称:戈鲲化"是他所隶属的古老国家以及我们所属的新兴国家间的一种秘奥的联结".这种中西、新老间的相互联结,具有重要的文化蕴涵与意义.本土文献资源的缺失,在戈氏自己多年生活的国度,却未能找到相应的资料,无论如何总是一件憾事。故深入发掘相关的史料,或至少作一些新的补充,以中外文献互补互证,依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这方面仍有待学界的努力。近年来,笔者在查阅晚清文献过程中,发现了戈鲲化发表在《申报》上的一些佚文和诗作,以及其题跋手迹等,故特撰此文,作一绍介与考察,希望能引起学界进一步搜访探研的兴趣,以推进其后续研究。
其他文献
哈尼族鱼创世神话是一个罕见的神话体系,由以"金鱼娘创世"、"祖先鱼上山"、"杀鱼取种"三大母题为核心的若干口承文本组成.鱼创世神话的传承和展演仰赖于哈尼族摩批歌手的口头演唱或讲述,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哈尼族的民俗生活.在神话综合研究的视域下,鱼创世神话呈现出古代氐羌民族集团神话传统的叙事指向,植根于以摩批为核心的村落社会,承传于歌手的表演个性和口头程式,表现为当下民俗生活的现场.综合运用叙事、构拟、
兰州市民在元宵节举行“跨火”习俗是集娱乐和消费于一体的传统民俗活动。“跨火”习俗弱化了原有“巫术”含义,避邪求吉,扬火问卜的形式,禳灾祈福的意味,更多是倾向于娱乐和消费。是传统文化在随着时代变迁,而其内涵也在发生变化。不同层次的人群对传统文化认识不同,着眼点也不尽相同,利益趋向不同,因此获取效益方式也大不相同。城市民俗文化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形成了特有的城市风味,在摒弃和选择中呈现出“物竞天择,适者生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对民族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空间"申遗"非常关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保护越来越成为焦点.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或者称"民族旅游"的经济活动.本文从石棉县"还山鸡"的历史渊源、活动流程、宗教信仰、音乐舞蹈、语言服饰等方面介绍尔苏藏族的节庆文化和民俗文化.通过剖析"还山鸡节"在保护和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保护提出科学的导向.
海外中国学文献收藏与研究的历史概况国家图书馆将海外中国学文献作为专题文献进行收藏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30年代国立北平图书馆期间的采访规则便规定将中国学文献作为重点采访文献.
总体上看,相对于中国国内对唐诗研究的三种传统方式即诗歌版本考证、诗歌创作的个人际遇于时代背景分析以及诗歌艺术鉴赏,当代美国汉学界的研究向度更趋一致。他们倾向于选择新批评一类的研究理念,撇开作者的经历及作品产生的时代或社会背景,将作品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对待,对作品的内在结构和内在艺术价值进行探讨,在探讨过程中,学者们会套用西方文学理论来对唐诗文本进行分析,提出独特的见解。美国杜甫诗歌研究自然很明显地
20世纪40至60年代(以下简称"这一时期")留学美国的美籍华人史学家主要有:杨联陞(1914-1990)、何炳棣(1917-)、黄仁宇(1918-2000)、吴天威(1918-2005)、刘子健(1919-2003)、唐德刚(1920-2009)、徐中约(1923-2005)、刘广京(1921-2006)、沈已尧(1926-)、余英时(1930-)、许倬云(1930-)、张光直(1931-200
本文涉及到三个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概念:文化(Culture)、史学史(the history of historiography)①以及中国研究(China Studies).一般来说,史学史是对过去历史书写和历史观念的总结和反思,是人们在自身历史意识支配下所进行的文化活动.本书写作的学术背景是当下学界对晚清民国学术史的研究兴趣对的日趋高涨,一方面,这一时段的历史背景丰富,是中国真正同西方大规模接
本文拟通过介绍北美史学界用新文化史方法研究政治史问题的四部专著,展示新方法对政治史研究范式和具体政治问题的影响。这四部专著分别是《唤醒中国》、《塑造共和国民》、《公民之辩》与《迷信体制》。这四部专著从不同切入角度回应了杨念群提出的“政治史”研究盲点,而且讨论的主要是民国政治史,尤其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专门选取民国政治史,一是因为这段政治史受正统史学叙事范式影响最深,也因此最能体现新方法的冲击,二是
本目录"初编"和"续编"分载朱政惠主编《海外中国学评论》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月版)和《海外中国学评论》第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5月版).
美国汉学开始于19世纪中期来华的传教士,到20世纪40年代已有上百年历史.经过百年发展,美国汉学无论是研究队伍还是研究规模都取得一定进展.虽然如此,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汉学仍处于发展成形时期.以研究队伍为例,1928年,美国哈佛大学文理研究生院院长蔡斯(George Henry Chase)曾致函燕京大学洪煨莲,由于"柯立芝(A.C.Coolidge)教授的逝世和明年将去华盛顿国务院的亨培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