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土景观作为乡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是对地区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概述。论文价值主要集中在目前美丽乡村保护和旅游开发,城乡结合,新型地产的发展模式会利用到农业乡土景观,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尊重、利用乡土景观,使作品本身与当地的风貌环境相融合。演替则指景观从传统乡土到新乡土的一个转变,把单一的乡土农业景观转化为农业景观与商业空间的互溶互渗,更好地利用乡土景观带动商业旅游。 本文目的在于展示延续村落的景观文化内核,试图探索出一种指导村落乡土景观的设计模式,既能起到保护传统生态与文化的作用,又能更好地指导商业休闲旅游。本文试图找到农业景观的类型以及分析类型形成的原因,利用设计方法的归纳达到对农业景观既保护又利用的最终目的。利用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归纳经验成为实践的基础,解释现状问题,提供新的视角,且能使思维方式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再通过对国内外比较有影响的实际项目进行研究分析后,将乡土景观分为自然要素决定的景观现象与行为主导的景观现象两大类。其中自然景观主要包括地区的原始自然风景及后期经过人为改造后的山水、农田,动植物等自然环境,文化景观主要包括当地的乡土建筑,农用设施等物质形态景观及居民生活方式,民俗活动等非物质形态景观。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1.第一章以乡土景观在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的运用作为缘起,通过全国首创的“农村原生态”校园景观设计理念,尽可能的保护原有的农舍、庄稼农田等农村特征,保留了原始的乡土气息,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思想。2.第二章通过类型学的方法,阐述乡土景观的形成是顺应自然的过程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演替。从传统生态和社会文化入手,将乡土景观进行分类。3.第三章通过对现今社会乡土景观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包括景观在进行开发利用,保护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它们在规划及发展中存在优点及相关问题,探索并提出设计导则。提出控制要素通过对空间层次的划分,台地的整理,景观视觉的控制,提高乡土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其自身的美学价值。4.第四章总结乡土景观的培育结合了中国国情对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利用乡土文化,挖掘乡土特色,强化村落景观文化元素形成视觉系统,结合类型学及景观生态学对乡土景观类型进行科学划分,归纳总结原生态景观美学空间语言,将其转化为营造乡土景观的手法。针对旅游区的开发和农村景观形成的一个冲突和矛盾,提出指导实践的景观培育方式,回到实践。 不足之处在于对研究对象乡土景观的复杂性分析得不够深入,设计归纳上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完善。乡土景观系统十分庞大,综合性极强,对类型学、景观美学、景观生态学等学术理论还需要进一步研习,基础理论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