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它在汉代有一大变局,那就是儒学的意识形态化,本文即旨在对这一变局作深入系统地历史考察和具体分析,内容涉及意识形态理论、儒家思想的基本问题、儒学的意识形态化过程以及对儒学意识形态的功能分析与批判等。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告诉我们,意识形态乃是社会总体结构的一部分,据此我们认为一种意识形态得到了官方的认可或政治权力的支持,那么它也就成了一种合法的结构性因素,我们正是在这一特定的意义上来论述儒学的意识形态化问题的。事实上,这也就决定了我们的研究视角——对儒学的意识形态化进行政治文化的研究。政治和政治意识是一般意识形态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这对儒学意识形态而言尤其如此,然而儒学中的政治理念毕竟又与现实政治的强制性权势意识有很大的不同,不仅如此,一个民族的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是极为不同的,因此,我们特从秦汉之际政治文化的演进及政治与文化互动的角度来透视儒学的意识形态化问题,即在大一统封建帝国政治文化的建构中儒学是如何被整合为一种合法的结构性因素的,儒学与现实政治具体是怎样进行互动的,以及儒学发挥着什么样的和怎样发挥其意识形态功能的。就此,本文提出了如下几个主要论点:基于其提出、思考问题的方式,儒学应作为一个整体而得以理解与诠释,这是我们理解儒学的一个总的、基本的思路;对儒学的意识形态化来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并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历史影响和效果的是儒学与现实政治之间以经为中介的稳定的互动关系模式的制度化;在政治意识形态领域中,经学的应用特征及经作为调配势与道的关系乃至动员组织和整合各种思想文化资源的杠杆作用是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孔子为万世制法的神话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文化的产物同时亦被用来维持和证实它产生于其中的社会的存在;儒学意识形态的合法化功能是在反思与辩护两个层面进行运作的等。 依我之见,这项基础性的历史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是可以正本清源而使我们具有一种“免疫力”,即能使我们在富有建设性地将传统的思想文化资源整合到现代社会生活之中去时不至于陷入经验主义地、抽象地谈论儒学的现代价值与意义的泥沼;二是提供一种历史之鉴而使我们能够借此进一步思考,当我们正致力于现代化新文化建设之际,我们又需要或应该自觉地建构一种什么样的能发挥积极建设性的社会历史功能、富有感召力的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