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氯胺酮在急性中毒家兔体内的分布情况,探索氯胺酮在中毒家兔体液和组织中的稳定性及样品中氯胺酮含量随时间和温度变化的规律。方法: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气相色谱(GC)分析方法:样品中加入内标物SKF525A后碱化,乙酸乙酯萃取,利用保留时间结合特征离子峰(GC/MS)定性分析,内标法和工作曲线法(GC)定量分析样品中氯胺酮含量。2.分布研究:实验组家兔以氯胺酮150mg/kg灌胃,30分钟后处死,取其血液、尿液、胆汁、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脑,检测其中氯胺酮含量;对照组家兔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处理同实验组。3.稳定性研究:实验组家兔以氯胺酮150mg/kg灌胃,30分钟后处死,取其血液、尿液、心脏、肝脏、肾脏、肌肉、脑,分别置于室温(18~24℃)、冷藏(4℃)和冷冻(-20℃)条件下,不同时间检测其中氯胺酮含量;对照组家兔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各对应样品为空白对照。结果:1.氯胺酮在血液和肝脏样品中检测线性范围为0.2~40μg/ml(μg/g),最低检出限为0.05μg/ml(μg/g)。提取回收率为76.36%~83.23%,RSD均小于10%。氯胺酮在急性中毒家兔组织和体液中的分布趋势为:尿>肝脏>胆汁>肾脏>血>脾脏>心脏>肺脏>脑。2.样品反复冻融三次后,氯胺酮含量无明显变化;对液-液萃取后的样品进行检测,24h内分析结果无显著性差异。3.冷冻保存时心脏、肝脏、肾脏、脑、肌肉、血液和尿液中氯胺酮含量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冷藏保存时心脏、肌肉、脑、肝脏和血液中氯胺酮含量随存放时间延长显著下降,肾脏和尿液中氯胺酮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室温保存时心脏、肌肉和脑组织中氯胺酮含量下降有显著性差异,肝脏、肾脏、血液和尿液中氯胺酮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结论:1.氯胺酮主要经肾脏和胆汁排泄,对疑为口服氯胺酮急性中毒的死亡案件,除要采取血液外,还应选择尿液和胆汁作为检验材料,其检出量较高,且样品中内源性杂质干扰少,其次可采取肝脏、肾脏、脾脏等组织为检验材料,根据毒物分析结果并结合案情和中毒症状综合分析做出结论。2.含有氯胺酮的肝脏和血液样品经液-液萃取后在室温下至少可稳定存放24h;反复冻融对氯胺酮的稳定性没有影响;储存温度与存放时间均影响样品中氯胺酮含量变化,氯胺酮在冷冻条件下保存时稳定性较好,室温不宜作为氯胺酮样品的保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