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建国以来贫困问题表现最明显的地区也在农村。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历代中国中产党人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进行艰辛探索,通过制定和实施多项扶贫计划和政策,带领几亿农村贫困人口成功摆脱贫困。然而,在扶贫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截止2017年我国仍有3046万农村人口处于贫困状态,农村扶贫工作任务依然艰巨。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为指导,详细分析了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现状和导致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并在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提升我国农村扶贫工作质量的对策。本文共有四大主体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介绍了本研究提出的背景和所运用的方法和资料。第二部分是“贫困”及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在界定贫困的定义并划分贫困类型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的内容。第三部分是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视域下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在总结了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后,在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指导下,从绝对贫困减少,相对贫困问题严重;贫困人口集中在偏远地区;贫困家庭规模较大、负担重;农民工群体的贫困日益严重;贫困户和扶贫者之间存在矛盾;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六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现状。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调整所导致的贫困;扶贫工作的落实不够精准;市场风险提高;家庭结构改变,抵御风险能力不足;扶贫机制不健全;扶贫资金缺乏科学管理六个方面分析了导致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是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视域下提升我国农村扶贫工作质量的对策。在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指导下提出了我国农村扶贫工作应坚持的原则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