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走过的历程,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诸多问题,如资源能源短缺、社会差距拉大、就业结构失调等。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是社会形态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将会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提出了构建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理论。其实,和谐社会作为一种政治价值追求,自古就有。比如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儒家提出的大同社会,等等。通过分析这些理想社会可以了解到它们的提出都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时代背景。当今提出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理论自然也不例外。 本文的第二部分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进行分析,论述社会是由诸种要素构成的庞大、复杂的有机整体,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社会是在物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有机整体,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有机体演化的动力和规律,唯物史观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基础上的独特的社会有机体理论。 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在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哲学是文化的精髓,而和合精神更是贯穿整个传统哲学的精髓。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精髓的和合精神确立于春秋战国时,其后为各派各家所倡导和追求。其中的和合社会观又是举足轻重,人类从未放弃对天下为公,人人自由平等的和合社会的价值理想。在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进行分析后,第三部分又针对中国传统和合思想以及和合社会观进行系统分析。 本文的重点是第四部分,即唯物史观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与中国传统哲学和合社会观之比较。本部分又分为两点:第一点是比较二者之间的共通处:社会理想追求的共通性;以人为本——凸显人的主体价值的共通性;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的共通性;思维方式的共通性。“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事物的发展是以其差别与矛盾为前提的,任何一种观念的发展也不例外。唯物史观的社会有机体中国传统的和合社会观来源于不同的社会思想体系,其中有相同之处,但是同中也有异。第二点就是比较两者的差异:从产生的时间来看,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产生于公元前数百年的农业社会,而马克思主义则产生于19世纪的工业社会,相差数千年;从产生的地点来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