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家河滑坡群位于连云港至霍尔果斯国道洛阳—三门峡段高速公路K105+780~K106+410段的吉家河南侧,由3个滑坡组成的滑坡群,其中以K105+780~K106+060段Ⅰ号滑坡体规模最大,滑体方量达100多万立方米,由于路线以深挖(最深达14米)路堑形式通过,改变了滑坡的原平衡条件,这将危及施工和运营安全。可见,Ⅰ号滑坡的治理工程是该段高速公路施工和安全运营的重要项目。 本文首先从吉家河滑坡体地质背景和地形地层条件等方面,分析了滑坡体的基本地质条件。然后,以滑坡体为研究重点,分析研究了吉家河滑坡的滑坡历史、滑坡标志、滑坡体特征等,确定了滑坡成因和滑坡类型。在充分分析土工试验资料的基础上,论证了滑坡体稳定性分析的计算参数。根据滑坡体的具体情况,建立了滑面为折线和似圆弧两种模型,分别选择了Sarma法、Force法和Bishop法、Fellenius法、Janbu法等数值方法,分自然状态和七度地震(0.10g)两种工况对吉家河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吉家河滑坡体,在自然状态下处于基本极限稳定状态,在七度地震(0.10g)工况时,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必须加以治理。在总结分析了国内外滑坡治理措施的基础上,针对吉家河滑坡体的地质特点,分析、论证了该滑坡治理工程应采取“开挖”等措施,以确保该段高速公路的顺利施工和安全运营。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护坡技术的分析,并经过技术经济性比较,提出了将三维植被网植草护坡技术应用于本项目滑坡体治理工程中。 通过对折线条块与似圆弧模型的计算结果及多种治理措施的分析比较,提出了对于滑坡稳定性分析应该以折线条块模型为主,以似圆弧模型校核的研究思路;公路工程土质滑坡治理则以削荷减载降重为主,支挡、排水为辅的原则;滑坡治理护坡工程中,应用三维植被网植草、喷混植草、客土喷播等先进护坡技术,以倡导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尽快走上“生态高速”的道路。 经过工程运营后的检验,证明了本研究结论的正确性,达到了课题来源于工程实践、并且服务于工程实践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