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比较贮存式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两种不同输血方式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对患者健康恢复的影响差异,共同研究与探讨贮存式自体输血在骨科髋关节置换术中能够有效减少隐性失血量和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机制和原因。2、研究和证明贮存式自体输血较异体输血能够更有效改善术后贫血状态,不破坏机体自身免疫系统,且没有传播疾病的风险,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应在各基层医院大力推广。方法:1、从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骨科手术患者中抽取60例进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者,采取临床分组试验方法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名患者:A组要求所有患者术前进行自体采血,术中只输注自体血液,进行贮存式自体输血;B组要求患者术前未进行自体贮血,手术过程中进行异体输血。所有实验进行前患者均知情同意。2、采用医学检验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和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分别将A、B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和术后72h三个不同时段外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凝血四项测定,血常规重点参考RBC、Hb、Hct、WBC和PLT几项指标。3、分别将A、B两组中不同年龄段、性别、疾病并发症等影响患者隐性失血量的因素进行组间比较,对不同情况下患者采用不同输血方式的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机体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4、所有实验资料均使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探讨两种不同输血方式对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机体康复的影响程度。结果:1、各自采用不同输血方式的A、B两组患者术后24h与术前血常规比较,RBC、Hb和Hct数值下降,WBC数值上升,经统计学分析t检验,两组间数据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2h两组患者的RBC、Hb和Hct较术后24h有所上升,WBC数值继续升高,经统计学分析t检验,两组间数据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分别将两组患者PT、APTT、TT、FIB术后24h与术前比较、术后72h与术前比较,数值差异均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h、术后72h的PLT数值较术前降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3、采用不同输血方式的两组患者术后自身不同疾病诊断和并发症对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肥胖等因素所引起的隐性失血量相比发现,P值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自体输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及时改善患者术中大量出血引起的贫血状态,实验中所有患者回输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自体血回输对机体凝血功能影响不明显,可替代异体血输注,降低患者因为输注异体血感染病毒和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危险,还有助于缓解目前血源紧张的状况和适当减轻患者治疗期间经济负担;3、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均能发挥积极作用,但自体输血更安全、有效的改善患者贫血状态,促进术后机体恢复,适合在基层医院大范围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