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癌和肝癌是危害我国居民的常见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肺癌和肝癌。中医药在综合治疗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课题通过回顾性文献分析及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对不同分期肺癌和肝癌进行中医证候研究,掌握目前临床上肺癌和肝癌的证候类型分布,分析化疗、手术等现代治疗手段对中医证候的影响,并对肺癌及肝癌基本证候因素进行分析,提高肺癌和肝癌临床辨证的准确性,更好的发挥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和肝癌的优势。本课题研究结果如下:(1)肺癌的主要证型包括:肺郁痰瘀、痰热气滞、脾虚痰湿、气虚痰热、气阴两虚、阴虚痰热、阳虚痰湿、阴阳两虚八种证型。分别占14.4%、4.6%、30.9%、19.6%,13.9%、9.3%、4.6%、2.5%。(2)肝癌的主要证型包括:脾虚型、气滞型、湿热型、阴虚型。分别占38.4%、11.6%、20.7%、20.5%。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分为肝郁脾虚、脾虚湿盛、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肝胆湿热、湿热蕴结、肝肾阴虚、阴虚痰热八个证型。分别占28.6%、9.8%、5.4%、6.3%、24.1%、3.6%、13.4%、7.1%。(3)证型分布和临床分期的关系:肺癌Ⅰ期的主要证型为肺郁痰瘀和脾虚痰湿,Ⅱ期为肺郁痰瘀、脾虚痰湿、气虚痰热、痰热气滞,Ⅲ期为脾虚痰湿、气虚痰热、气阴两虚、肺郁痰瘀,Ⅳ期为脾虚痰湿、气阴两虚、气虚痰热和阴虚痰热。肝癌的证型Ⅰ期以脾虚(肝郁脾虚)为主,Ⅱ期以脾虚(肝郁脾虚)、湿热(肝胆湿热)为主,Ⅲ期以脾虚(肝郁脾虚)、湿热(肝胆湿热)、阴虚(阴虚痰热、肝肾阴虚)为主。(4)肺癌和肝癌证候类型与临床治疗的关系:总体来看,肺癌化疗第一次观察的证候以脾虚痰湿、气虚痰热、气阴两虚为多见,一周后观察以脾虚痰湿、阳虚痰湿、气阴两虚为多见。介入术前,肝癌患者的证型以肝郁脾虚和肝胆湿热为主,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28.6%和21.4%,介入术一周后,患者的证型以湿热蕴结和气滞血瘀为主,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32.1%、17.9%。(5)肺癌和肝癌的基本证候因素分析:肺癌和肝癌的基本证候因素大致相同,都由气虚、阴虚、痰湿、痰热、气滞、血瘀所组成。但是肝癌中未见到阳虚因素。肺癌基本证候因素所占比例从多到少依次为:痰湿(50.0%)>气虚(33.5%)=痰热(33.5%)>阴虚(25.8%)>气滞(19.1%)>血瘀(14.4%)>阳虚(7.2%);肝癌中基本证候因素所占比例从多到少依次为:气滞(40.2%)>气虚(38.4%)=痰湿(38.4%)>痰热(34.8%)>阴虚(20.5%)>血瘀(6.3%)。肺癌中以痰湿和气虚最多见,根据症状分析,气虚中以脾气虚较多见,构成脾虚痰湿证型,肝癌以气滞和气虚较多见,根据症状分析,气虚中也以脾虚较多见,构成了肝郁脾虚证型。结论:(1)目前接受中医药综合治疗的患者以中晚期居多,并且多已做过多种手段治疗,因此在肺癌和肝癌的证候因素分析中,气虚尤其是脾气虚占重要地位,和患者之前经过反复放化疗,损伤脾胃之气有关。(2)从证候类型分布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来看,早期是以实证因素组成的证候较多见,痰浊、血瘀、气滞为主要病理变化,中期则以虚实夹杂为主,晚期以阴虚、气虚和虚实夹杂多见。(3)肺癌化疗后仍以脾虚痰湿证型为多见,肝癌TACE术可使湿热蕴结和气滞血瘀证增多。(4)针对肺癌和肝癌综合治疗的现状,首次治疗应给予补气健脾之品,多次治疗后应注意调理脾胃,顾护脾胃应一直贯穿整个治疗的始终。而晚期患者阴液亏耗形成的气阴两虚或阴虚痰热证候更应多用滋阴益气之品。本课题探讨了肺癌和肝癌的证候分布规律,分析了肺癌和肝癌的证候与临床分期的关系、证候和治疗方法的关系及其证候演变规律,为临床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了整体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