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近年来,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随着国家医改的持续深入,医疗管理体制变革的不断优化和推陈出新。为顺应形势发展趋势的需要,国内多家大型医院开始了研究型医院的建设,并引起了学术界和医院管理者的高度关注,但是目前针对军队研究型医院基本情况、建设进度、发展模式、建设效果等情况的调查研究还鲜有开展。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军队研究型医院试点医院当前的建设现状,对比分析不同级别医院试点前和试点后的建设情况,对研究型医院建设情况进行简单的效果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指出面临的困难,为军队医院管理人员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提出可供借鉴的对策和建议,推进军队医院在新时期下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方法 将全军承担研究型医院试点任务的25所医院按照编制规模分两组,其中师级医院16所,团级医院9所。采用自行编制的信息采集表,向试点医院采集医院研究型团队建设和运行机制模式情况;从总后卫生部下发2010—2014年《全军医院统计数据》中收集整理试点医院各项数据。按照师级医院和团级医院两个层次,以2012年对2010年的变化为试点前,以2014年对2012年的变化为试点后,比较试点前与试点后建设情况的变化差异。数据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主要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秩和检验等统计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师级医院开展研究型医院试点建设后,在工作数量方面,门急诊量(z=-0.052,P=0.959)和住院量(z=-0.259,P=0.979)增加幅度较试点前均无显著变化;在内涵建设方面,疑难危重率(z=-2.275,P=0.023)、复杂手术比例(z=-2.379,P=0.017)和微创技术应用率(z=-2.999,P=0.003)试点后增加显著;在管理效率方面,平均住院日缩短和药占比下降试点前后变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043,P=0.041;z=-2.017,P=0.044);在创新能力建设上,9所师级医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军队建设项目,占56.3%(9/16);师级医院均有全军医学专科中心,62.5%的师级医院有军队重点实验室,试点建设后SCI论文发表增加显著(z=-3.524,P<0.001)。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师级医院医疗主系列人员中硕士以上人员比例较高,均在40%以上。在投入方面,医疗设备投入(z=-2.534,P=0.011)、信息化建设投入(z=-2.329,P=0.020)和科研经费投入上(z=-2.844,P=0.004)都有试点后变化较试点前显著增加。(2)团级医院在开展研究型医院建设后,在工作数量方面,门诊增量和住院增量均有提高,特别是住院增量增加显著(z=-2.073,P=0.038);在内涵建设方面,微创技术应用率得到显著增加(z=-2.666,P=0.008),疑难危重病例比例增量(z=-1.260,P=0.208)、开展复杂手术比例增量(z=-1.481,P=0.139)和抢救成功率增量(z=-0.415,P=0.678)试点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管理效率方面平均住院日下降显著(z=-2.100,P=0.036),但药占比下降不显著(z=-0.059,P=0.953)。在创新能力建设上,SCI论文发表增量方面取得了显著增加(z=-2.552,P=0.011),但总量不大。超过半数的团级医院医疗主系列人员中硕士以上占比在20%以下。另外团级医院军队层面的领军学科不多,在承担高水平课题的增量方面差异不显著(z=-1.653,P=0.098)。在经费投入方面,医疗设备总值增加显著(z=-2.192,P=0.028),而信息化建设(z=-0.296,P=0.767)和科研经费投入增量(z=-0.652,P=0.515)没有得到显著变化。结论 (1)开展研究型医院试点建设任务以来,师级医院规模发展较为适度;管理效益增强,内涵质量明显提升;创新引领地位巩固;建设主体持续优化。团级医院服务数量增加,内涵质量缓慢提升;诊疗效率提高,诊疗结构调整不利;创新能力薄弱,人员队伍建设不足。(2)开展研究型医院建设有助于医院提升学术地位、内涵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助于增强医院的管理效益,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医院转型发展。但对于团级医院来说,现有的建设周期略显不足。(3)科研创新能力不均衡、军地和国际交流不充分以及合理医疗监管的弱化是军队研究型医院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建议上级管理部门应加强顶层设计,开展分类指导、科研帮建。要从国家层面加强军地融合的深入发展,加速军队医院转型,推动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