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综合运用描写语言学、地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以语言变异理论与词汇扩散理论为理论依据,将显像时间研究材料和真实时间研究材料结合起来,对宣化方言变异与变化问题进行多角度描写、分析与研究。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概说。重点介绍宣化人文历史,宣化方言概况,本文的研究材料、方法、目的及意义。 本文有关宣化方言显像时间的研究材料均来自作者的田野调查;真实时间研究材料主要来自于贺登崧、王辅世1948年关于宣化方言地理的调查研究成果,部分来自地方志或前辈时贤论著中的有关材料。 描写和对比是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可归为两部分: 1.宣化方言变异与变化的基础性调查研究。依据我们的田野调查结果,描写分析宣化(老派)方言的语音及词语特点。 2.宣化方言变异与变化研究: 首先,以我们进行的宣化方言的系统调查与研究为基础,结合王辅世1948年关于宣化方言地理的调查项目,筛选出一定数量的变项在相关区域内再次进行批量式地理语言学调查,重点描写该区域2003老和2003少两个共时年龄组方言的地理分布,概括分布形成的原因与特点,进而分析对比1948少-2003老-2003少同言线束的变异与变化。 其次,将地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方法结合起来,通过对1948少-2003老-2003少有关语料的具体描写、分析及对比,重点讨论宣化方言的变异与变化机制、过程,并对其中的原因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对宣化方言的未来走向作出合理预测。 第二章,宣化方言。通过对宣化方言系统的实地调查,重点讨论宣化(老派)方言的语音及词语特点。 首先,描写宣化4个方言小片(老派)方言音系; 其次,根据宣化方言处于晋语与官话接壤区的特点,对其语音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最后,概括描述宣化方言部分特色性词语的特点。 第三章,宣化方言地理的变异与变化。描写2003老与2003少方言地理的分布情况,分析其地理分布形成的原因及特点,讨论归纳1948少-2003老-2003少同言线束的变异与变化过程及特点。 根据若干变项形成的同言线特点,我们划定2003老同言线束为两类三组:Ⅰ类同言线束、Ⅱ类A组同言线束和Ⅱ类B组同言线束。划定2003少同言线束为两类:Ⅰ类同言线束和Ⅱ类同言线束,其中Ⅱ类同言线束基本与2003老的Ⅱ类B组同言线束一致。 通过1948少-2003老-2003少同言线束的对比,我们发现三组对同言线束表现出(1948少→2003老)<(2003老→2003少)<(1948少→2003少)的特点。 第四章,宣化方言变异与变化的机制。以对两类语料部分变项的具体分析为基础,结合第三章的有关内容,通过对词汇扩散与音变机制及特点、语言接触与词汇扩散等问题的描写分析,探讨宣化方言变异与变化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