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pretation of Negative Utterance from cognitive linguistics Perspective In Marva Collins' W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taba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自传体书籍Marva Collins Way中的否定话语作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应用概念整合理论对书中教师的否定话语进行定性分析。该研究阐释了否定话语中包含的积极概念,对产生积极情绪的概念结构进行了概括,并讨论了影响其积极效果实现的各因素。
  本文以否定词not及其紧缩形式nt为中心,以主要助动词和限定动词为否定因子,通过数据分析看出dont为最多的否定形式,结合时态和人称代词的搭配进行分析,确定I dont和you dont两种搭配作为样本选取范围,综合认知方面的考虑选取样本,共选出27个否定话语样本,包括20个否定句子组合和7个否定话语段落。本文首先从心理空间层面简略分析了前20个句子组合,再结合概念整合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用图解的方式对后7个否定话语段落进行了详细阐释。概念整合理论分析主要集中于压缩和映射两个方面,具体有新创结构、重要概念关系、因果、减压、大合成、类推映射和想象。
  本文将否定话语中概念结构进行了图示展现,总结了与积极效果相关的否定话语形式,研究结果表明教师通过否定话语表达了对学生社会、文化、伦理三方面的积极期待,教师使用策略化的否定话语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本研究丰富了认知语言学领域个案研究的语料,为改善教师言语行为提供了实践指导。此文本语料与积极心理学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否定话语可以从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教师言语行为评价系统,幸福学等其他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红楼梦》被认为是中国古典小说史上描写人物的典范之作,全书冠以姓名的小说人物多达两三百之众。它们投射到人物形象、性格及作品的主题等较抽象的概念上,使人名承载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深刻领会小说人物姓名的深层含义,对于理解这部文学作品,以及了解中国姓名文化是必不可少的。  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理论认为,语言的使用说到底是一个不连续的选择语言的过程,而这种选择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而产生的
学位
作为日常对话中常见的话语现象,话语转换(Turn-taking)已得到国内外许多研究学者的重视,涌现出大量研究成果。在这些研究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Sacks等人在大量英文会话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套掌控会话中话语转换的系统。尽管该模式针对日常会话分析,但许多学者遵循该模式分析不同的语篇,例如新闻采访、法庭对话、课堂对话等,都能成功地阐释不同语类会话中的话语结构和会话特征。在现有文献中,分析话语转换在
期刊
期刊
英国传教士梅殿华的《道德经》译本行文流畅,理解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时间考验,仍然能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众多译本中脱颖而出并且重新多次出版,与声名卓著的汉学家理雅格,亚瑟韦利等学者的译本一同展现在国内外读者的面前,无疑说明了其成功性。《道德经》作为中国经典名著之一,在现代的中国和西方社会依然大放异彩,各种研究《道德经》的著作仍然盛行,为东西方文化交融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道德经》中
学位
期刊
称谓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具有较强的民族性,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心理特征。深受中西传统文化的影响,汉英称谓语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作为汉语称谓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拟亲属称谓语,在英语称谓系统中很难寻觅到其准确的对应踪迹。由于拟亲属称谓语自身的语言和文化特点,势必在翻译过程中产生种种困难。本文以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为基础,以《红楼梦》人物对话中的拟亲属称谓语及其在四个英译本中
期刊
翻译标准之争由来已久,“案本”、“信”、“神似说”、“化境说”不一而足,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辜正坤教授1988年提出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不以单一的标准来评判翻译的优劣,而是从多个角度来审视翻译,这种评价方法对诗歌翻译尤其具有指导意义。辜正坤教授指出,从翻译多元互补的角度看翻译是多元的,具体的翻译标准不可能只有一个,我们应该对多个标准的共时性存在持宽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