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对氮素环境承受力的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找既能获得尽可能高的产量,又能在最大限度上减轻对环境压力的氮肥施用技术,是中国集约化农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选择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山东省惠民县,通过田间小区试验,15N微区试验的结果,分析了我国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对氮素的环境承受力,结果表明: 在华北平原当前土壤供氮水平下,低量施氮即可达到较高产量。作物收获后残留在土壤0-90cm土层中的硝态氮和氮肥总损失随施氮量的增加而直线上升,对施入的氮肥没有缓冲作用。将收获后硝态氮残留的上限控制在150kg/hm2N,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施氮量可以降低到150kg/hm2N以下,此时能够兼顾产量和环境。冬小麦季施入的氮肥在夏玉米上具有明显的后效,夏玉米施肥应充分考虑氮肥的后效与土壤氮素的矿化。在农户习惯施氮水平下,冬小麦每公斤氮肥增产2公斤籽粒,夏玉米每公斤氮肥增产3-7公斤籽粒。 在农户习惯施肥水平下(冬小麦季施氮量375kg/hm2N,夏玉米季施氮240kg/hm2N),当季作物化肥氮的利用率约为26%,损失率为29%—32%,0-100cm土壤残留量为41%—45%。试验条件下,夏玉米季肥料的损失率略低于冬小麦季。肥料氮在当季以及后茬的去向均以残留为主。施入氮肥具有明显的“carry over”效应。 冬小麦季观察到硝态氮移出0-90cm土体,在90-180cm的土层中累积,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过量灌水和集中降水是引起冬小麦季土壤硝态氮强烈下移的主要因素。夏玉米季硝态氮主要残留在0-90cm土体中,该季硝态氮移动与降雨关系密切,偏旱的年份一般淋洗不出90cm土体。 氮素平衡计算结果表明,高量的播前硝态氮和矿化是输入项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能是造成施氮不增产的主要原因。低施氮量时,氮素盈余以残留硝态氮为主,高施氮量则以损失为主。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液质联用的串联质谱技术,建立基于完整糖肽水平的抗体药糖型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并用于生物仿制药糖型研究。方法:基于液相色谱质谱技术,从完整糖肽水平对糖型进行定
摘要 本文致力于湿法脱硫主体系统的仿真研究。基于不同工况的需求,建立了一套以吸收塔为核心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数学模型。其次,根据以上模型和设备的具体工艺要求
目的探讨不同刺激对N9小胶质细胞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及存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N9小胶质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M1型刺激组(LPS+IFN-γ组)、M2型刺激组(IL-4组)。刺
目的 探讨“豹纹征”声像图特征诊断乳腺增生的临床价值。方法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于北京友谊医院选取临床诊断为乳腺增生疾病且乳腺超声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分级为0级或1级
臂茧蜂亚科Brachistinae隶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细腰亚目Apocrita茧蜂科Braconidae,已知种类11属393种,全世界分布;长茧蜂亚科Helconinae隶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细腰亚目Apo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细胞自然衰老、死亡的一种形式,是一切生物正常胚胎发生过程和人类发育过程细胞清除的正常途径。这一过程的紊乱,将导致人类发生多种疾病。许多研究资
近年来,各报社媒体为了进一步提高报纸的社会影响力,都陆续的加大了对民生新闻的报道力度。不过,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民生新闻的报道中一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语文是高中学习中重要的一门学科,而诗词鉴赏又是高中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环。因此,提升我们高中生诗词鉴赏的能力,无论对加强我们对语文的理解和把握,还是提高语文成绩,进而
根据语言输入、输出理论,就华中农业大学听说课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从实验得出的数据来看,多媒体辅助大学英语听说课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口语技能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