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椎体强化术疗效的影响。2.探讨各平衡参数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椎体强化术疗效之间的关系。3.基于上述研究,探讨中医学传统理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1.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科住院,临床诊断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并于住院期间接受了椎体成形术的患者。共有68例患者获得完整的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及随访问卷评分而纳入。采用Barrey的SVA相对值法将病例分为三组:A组(正常平衡组)、B组(代偿平衡组)、C组(失平衡组)。其中A组共32例,男13例,女19例;B组共25例,男7例,女18例;C组共11例,男3例,女8例。记录随访12-18个月的①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pain score, VAS)评价疼痛情况;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日常活动功能;③Berg平衡量表评价患者平衡控制能力;④继发新鲜椎体骨折及强化伤椎明显高度再次丢失者。2.测量上述患者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 TK)、胸腰段后凸角(thoracolumbar junction kyphosis, TLJ)、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 PI)、骶骨倾斜角(sacrum slope, SS)、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 PT).对比分析各平衡参数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椎体强化术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1.术后随访疼痛VAS评分对比,A组小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小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活动能力对比A组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体平衡控制能力A、B组间无差异,但A、B组结果优于C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中继发新鲜OVCFs发生率(4例/32例)低于B组(8例/25例)和C组(5例/11例);强化椎再塌陷A组未发现,B组(3例/25例)、C组(2例/11例)存在;随访中腰弯异常增大超过10。者,A组未发现,B组(10例/25例)、C组(8例/11例)存在。3.骨折的Cobb角越大,TK和TLJ增大,B组以明显增加的LL来维持矢状面平衡,其中LL增加角度约与伤椎Cobb角、TLJ增加角度相当;SS和PT的改变与伤椎Cobb以及TK, TLJ的变化值之间无显著相关性。C组各局部平衡参数的变化规律基本同B组,但LL增加角度明显不足骨折椎Cobb角及TLJ增加角度,疑与矢状面失平衡相关。结论:1.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与OVCFs椎体强化术后疗效显著相关,矢状面平衡情况差的患者,术后残留顽固性疼痛、日常活动功能、机体平衡能力情况均相对较差。2.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的异常对OVCFs椎体强化术后的继发新鲜OVCFs、伤椎再塌陷等有一定的预测价值。3.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在异常状态下的代偿,以脊柱的代偿机制为主,其中LL的适应性改变尤为关键。PI作为固定的解剖参数,能够评估这种代偿能力。4.对于OVCFs的治疗,应当注重中医学整体观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