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景观的创新研究——理想的城市滨水景观发展模式的探寻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FWF1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影响着人们对这种发展模式的探寻。在中国审美中“水”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几乎渗透进了任何的艺术领域。从“大禹治水”到“洛神赋”,从“二泉映月”到“荷塘月色”都是映射出水的美感。水文化中,“水”所蕴含的母性象征和其柔美的特征以及融于万物又包含万物的特质都被人们自觉诗化,最后成为有精神内核的拟人化象征,所以才出现了“母亲河”的说法。在时间的进程中,人们又将水许多美好的情感赋予了“水”,因此“水”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中国大地上,几乎每一处都有关于自己水景的故事,每个滨水景观都非常富有“诗意”。如:西藏的“圣湖”,云南的“蝴蝶泉”,山西的“难老泉”。“诗意”仿佛又成为了中国城市滨水景观发展模式中的一条基本原则。   自古以来滨水景观的建设就从来没有间断过,其发展的脚步也未曾停下。在中国古代,人们还没有“城市滨水景观”的概念,“城市滨水景观”的雏形只是人们因为防治水患而留下的遗迹,如四川的都江堰。那时的“城市滨水景观”的功能性远远大于装饰性,而且功能较为单一。人们进行城市滨水区风景建设的观念源于风水理论和儒家朴素的生态思想,倡导“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城市建设注重与自然环境的结合,追求城市与自然风景的融合,创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滨水景观。古代城市滨水景观或许起源于古老的神话——黄帝的人间行宫昆仑山和蓬莱仙山。周文王根据神话开始了创造城市滨水景观的活动,秦始皇构筑了濒临渭水的庞大滨水风景——阿房宫,开创了“一池三山”的滨水景观形制。汉武帝广开上林苑,开始了中国城市滨水园林景观建设。隋唐结束了近四百年的战乱,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封建帝国,使中原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文学艺术发展迅速。隋唐与西域来往频繁,促进了多民族的文化艺术交流。传统艺术中融汇了佛教和西域的异域文化,以及南北朝以来的浪漫情调,在建筑艺术上形成了理性与浪漫交织的盛唐风格。在这样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中国城市滨水景观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唐朝都城长安的园林滨水景观建设,达到了中国城市滨水景观的快速发展阶段。宋代山水审美观的兴起,使文人、士大夫对山水自然美推崇倍至,把山水当作一个纯粹的美的客体,并在这一美的自然景物中逍遥散怀,陶冶性情。这种山水审美意识不断获得发展和完善,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社会,山水美遂成为中国古典艺术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京城东京艮岳、苏州沿河及杭州西湖景观的建设,推动了中国古代城市滨水景观的蓬勃发展。明清两代,中国社会长期处于稳定的局面,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城市建设得到快速发展。明清文人追求放浪自适、风流清雅的生活的同时,开始注重精神追求。也成就了城市滨水景观的鼎盛时期。   在现在这个城市高速发展的时代,城市滨水景观与城市关系变得日益密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也日益紧密。图像也渐渐地取代文字成为世界人民相互了解的最直接途径,各个繁华的大都市也成为了其所在各国的“形象代言人”,而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又成为了“城市的名片”。比如人们一谈到中国就会想到北京的故宫和长城、一提起上海脑中就会出现繁华的外滩……。可以这样说,具有代表性的景观成为了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象征。景观不再仅仅局限于了单纯的功能性和装饰性,开始向着精神性的更高层次迈进。景观也从城市中可有可无的部分,成为了城市中具有象征性的文化符号,而滨水景观则是当地自然与人文结合的产物因此滨水景观也成为城市景观中最具有文化特色的一抹亮色。   广袤的滨水地区和人们对于水的喜爱和需求给“城市滨水景观”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和不竭的发展动力。到了现在“城市滨水景观”发展日益完善与成熟,不仅保留了过去功能性,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担当了重要作用。在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的同时,又给人们以美学与人文精神的熏陶。   正是因为“城市滨水景观”在城市发展中不可取代的作用,本文通对城市滨水景观的发展模式从文化的视角进行分析,从城市滨水景观的发展过程中、从文化对城市滨水景观的影响中、从理想的景观模式中,以期寻找出一条在新时期建设富于“诗意”的城市滨水景观的发展模式。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学位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