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急慢性失血对SD大鼠凝血纤溶系统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急性失血组(A组)、慢性失血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0只。B组每天采血一次,采血前先清洁大鼠的尾部,从尾部末端开始每次剪去约0.5mm,每次采血1.5ml。A组第一天断尾采血4ml,采血方式同前。AB两组制备成贫血模型以后每天继续采血1.5ml。C组只断尾采尾部渗血。ABC三组共观察8天,采血期间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采血后置于含EDTA的真空采血管5ml紫管中,检测HB并记录,将血标本置于4℃、4000 r/min,TGL-16G高速台式冷冻离心机中离心10min后,收集血浆于EP管,-20℃保存。取血浆100μl用ELISA法检测PAI-1的含量,观察各组HB降低与PAI-1含量的变化。结果:大鼠失血、HB降低后血浆中PAI-1含量增加,其中A组和B组PAI-1的含量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B组中随失血量的增加和HB的降低,血浆中PAI-1的含量显著增加后维持在这一高水平。A组急性大量失血后PAI-1含量先达高峰后迅速下降,随后缓慢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及B组。A组在失血后第一天PAI-1急剧升高,达到一个高值,从第二天开始快速下降,在第3天降到正常水平,后稳步升高并处于较高值水平,但未超过前一高值。B组失血后PAI-1逐渐升高到第3天后达到一个极高值,高值维持一两天后,略有下降,但仍处于高水平,并维持到第七天,但升高幅度B组远高于A组。说明失血组第3天后,凝血纤溶系统严重紊乱,如:PAI-1含量增高,则凝血作用增强,容易导致DVT发生。结论:大鼠血浆中PAI-1的含量随失血量的增加和HB降低而增高。慢性失血后2-3天是机体调整凝血纤溶系统的关键时期,也是血栓形成和出血倾向的活跃时期,提示临床上需注意创伤和手术后2-3天内凝血纤溶系统的调理,是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及隐性失血的最佳时机。急性失血机体在第3天代偿到几乎正常水平后突然发生失代偿,导致凝血纤溶系统紊乱,所以在急性失血后的2-3天是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及隐性失血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