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网络交易的迅速发展,网上支付结算量呈现大幅增长态势。而由于虚拟网络诚信体系的缺失、各家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端并未能有效的实现联通,制约了网络交易的健康成长。在此情况下,第三方支付应运而生。伴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蓬勃,作为其中尤为重要的组成——第三方支付,取得了巨大的市场规模。据统计,截至2014年8月末,央行已经批准了5个批次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累积获批的共有269家企业。根据易观智库预计,2015年,中国第三方网络支付交易量将突破13万亿元,网上注册支付总量达到近14亿,采用新型移动平台支付产生的交易规模将达到7123亿元1。伴随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蓬勃发展,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张,第三方支付业已成为网络金融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规范该行业的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监管体制的修订已经刻不容缓。《电子签名法》、《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等法律制度的相继出台,从立法的角度,开始对第三方支付这一原来法律监管的空白领域进行监管。本文试图通过第三方支付中的民事法律问题为视角,对我国第三方支付进行研究。本文的正文分为文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三方支付概述。首先介绍什么是第三方支付,及与第三方支付概念有关或相似的概念和区别。其次,对现今被主流市场所广泛接受的第三方支付模式进行介绍,包括支付通道模式、平台账户模式等。再次,对本文研究的第三方支付操作流程进行描述,力图清晰地展示整个第三方支付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规则。第四,对第三方支付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体现第三方支付目前的整体运营模式中的情况。最后,引出本文拟研究的第三方支付的定义。第二部分为目前第三方支付交易所涉及的相关民事法律关系。首先明确本文中所研究的第三方支付交易中的各参与主体。其次,以民事法律的角度,对第三方支付各个参与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进行分析,明确各个参与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第三部分为我们国家现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地位。本章节通过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结合上一章节中对其涉及交易各方的法律关系,通过对《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等我国民事法律法规中相关条款的分析,明确其在民事法律角度的职能。并最终引出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