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创新也就成为2009年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2012年党的十八大指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2013年在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要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聚焦“依法治国”。这是在党的历次全会中第一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提出治国理政的思路。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法院的社区法官工作室应运而生,成为了基层法院社会管理创新、联系服务群众、推进依法治区有益探索和生动实践。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正处在多重矛盾的叠加期,各种社会矛盾纷然不断,随着依法治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法律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人民群众的诉讼需求与日俱增,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司法审判机关,有效地化解人民群众的矛盾纠纷义不容辞,将司法工作关口前移,提前介入指导民间纠纷的调处,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从社会最基础组织单位——社区入手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法官走出法庭进驻社区,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着力点,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以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为切入点,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多方联动、齐抓共建”的方式,全面开展司法调解、便民审判、类案调研、指导人民调解、落实司法救助、综合治理、民意沟通、法治宣传等工作,努力营造出和谐稳定的辖区环境,为社区居民安居乐业的生活和辖区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本文在对国内外法官工作室建设进行了文献研究,分析了我国城市社区法官工作室建设的实施和发展趋势,总结城市社区法官工作室的执行和实际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攀枝花市西区城市社区法官工作室建设案例研究,深入分析攀枝花市西区城市社区法官工作室建设模式和实现路径,归纳和系统总结攀枝花市西区城市社区法官工作室建设的思路和创新实践,提出城市社区法官工作室建设的路径选择和具有推广意义的创新发展模式,为其它城市社区和农村法官工作室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