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坡面是发生土壤侵蚀的基本单元,研究坡面表层土壤磁化率与土壤机械组成的分布变化特征,进而指示坡面土壤侵蚀与堆积的过程,这对今后开展坡面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土壤磁学性质是对土壤中磁性颗粒进行分离、迁移及富集过程的指示,这与土壤颗粒进行分离、剥蚀、搬运、沉积等土壤侵蚀过程密切相关。通过磁测手段研究土壤侵蚀,开创了土壤侵蚀研究的新领域。本文应用磁测技术,通过野外调查、实地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六苟小流域典形坡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降雨前后坡面表层土壤磁化率、土壤机械组成的分布变化特征及其与坡面坡形之间的关系,并对降雨前后坡面表层土壤磁化率变化与坡面土壤侵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坡面表层土壤磁化率分布在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差异较大,烧荒林地坡面表层土壤经过高温灼烧,磁化率要高于油茶林地坡面。不同坡形坡面表层土壤磁化率分布特征存在差异。降雨前SHA坡面表层土壤磁化率的分布呈现高低波动起伏的特征,SHT坡面表层土壤磁化率在坡面中部为高值,SHZ①坡面表层土壤磁化率分布坡面上部高于坡面下部,SHZ②坡面表层土壤磁化率在坡面中部出现高值;YCA坡面表层土壤磁化率分布坡面上部至下部呈现变小的趋势,YCT坡面上部表层土壤磁化率略高于坡面下部,YCZ坡面表层土壤磁化率分布变化差异最小。降雨后SHA坡面下部表层土壤磁化率要高于坡面上部,SHT坡面表层土壤磁化率在坡面上部出现高值,SHZ①坡面上部表层土壤磁化率分布要高于坡面下部,SHZ②坡面上部至下部表层土壤磁化率分布表现为增大的趋势;YCA坡面上部至下部表层土壤磁化率分布呈现减小的趋势,YCT坡面表层土壤磁化率坡面上部明显高于坡面中部与下部,YCZ坡面上部表层土壤磁化率分布呈低值。降雨影响坡面表层土壤磁化率的再分布。(2)降雨前后坡面表层土壤磁化率变化特征在不同坡形坡面中表现不一致。降雨之后,凹形坡面随着坡度的减小,由陡坡转为缓坡,表层土壤磁化率在坡面上部减小,在坡面下部,SHA坡面表现为显著增大,YCA坡面表现为减小;凸形坡面随着坡度发生明显的增大,由缓坡向陡坡转变,表层土壤磁化率在坡面上部增大,在坡面中部减小,在坡面变缓的底部略微增大;直线形坡面表层土壤磁化率变化主要体现在减小的趋势在不同类形坡面中所处的部位不太一致,SHZ①坡面在坡面下部磁化率减小,SHZ②坡面在坡面中部磁化率减小,YCZ坡面在坡面上部磁化率减小。各坡面表层土壤磁化率的变化特征与坡面坡形、坡度之间有重要关系。(3)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不同坡形坡面表层土壤机械组成各组分含量中以粉粒、砂粒组分占优势。降雨之后,坡面表层土壤机械组成各粒径组分的分布变化特征在坡面不同空间部位表现较复杂。自坡面上部至下部,SHA坡面表层土壤中粘粒组分含量先减少后增加,粉粒组分含量在坡面中部增加,其他部位减少,砂粒组分含量先增加后减少;SHT坡面表层土壤中粘粒组分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粉粒组分含量在坡面下部减少明显,砂粒组分含量先减少后增加;SHZ①坡面表层土壤中砂粒组分含量在坡面下部增加,其他部位减少,粘粒、粉粒组分含量在坡面上部和中部以增加为主,在坡面下部减少:SHZ②坡面表层土壤中砂粒组分含量在坡面中部增加,其他部位减少,粘粒、粉粒组分含量在坡面中部减少,其他部位增加;YCA坡面表层土壤中粘粒、粉粒组分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砂粒组分含量先减少后增加;YCT坡面表层土壤中粉粒组分含量以减少为主,粘粒组分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砂粒组分含量减少后再增加;YCZ坡面表层土壤中粘粒组分含量先减少后增加,粉粒组分含量减少,粘粒组分含量增加。通过坡面表层土壤中各粒径组分在降雨之后的再分布可以反映坡面各空间部位表层土壤发生侵蚀与堆积的过程。(4)降雨后坡面表层土壤磁化率变化与土壤颗粒中粘粒、粉粒组分含量变化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48、0.184;与砂粒组分含量变化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30;其中,与土壤颗粒中粘粒、砂粒组分含量变化之间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降雨前后坡面表层土壤磁化率的变化与土壤颗粒中粘粒、砂粒组分含量的变化关系较密切,通过坡面表层土壤磁化率的变化,可以表征土壤颗粒中粘粒、砂粒组分在坡面不同空间部位的再分布,为指示坡面土壤侵蚀提供了可能。(5)通过对比降雨前后坡面表层土壤磁化率的变化特征与土壤机械组成中粘粒、砂粒组分含量的变化特征,发现在不同坡形坡面的各空间部位基本对应。表层土壤磁化率减小,土壤中粘粒组分含量减少、砂粒组分含量增加;磁化率增大,土壤中粘粒组分含量增加、砂粒组分含量减少。说明通过坡面表层土壤磁化率的变化特征研究,可以指示坡面土壤发生侵蚀与堆积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