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着力于研究欧阳修的学风与文风之间的联系。欧阳修是北宋前期到中期这一重要过渡时期,博学多才、于学术、史书修撰、文学及政治上均有重要建树的历史人物。欧阳修本人也具备北宋前期文臣的特点,博学而实干,重视士大夫的德行、政事而将文言看为这两者的附属。同时,由于欧阳修是古文家,也追随前期古文家学习古文,他又比北宋前期古文家更为重视“文”的作用。因此,考论欧阳修的学风与文风,势必要纵向考察北宋前期政治、学术及士人心态对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论文主要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分为论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正文共五章。第一章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概述北宋前期的学术状况,北宋前期学术状况因受中晚唐学风影响,而表现为重视《春秋》学于《易》学。本文试图简述中晚唐经义之学表达形式发生转变,从注疏、义疏形式转向口义、问答、集传。这一形式被宋初学者继承,进而发展为前期古文家所重视的《春秋》学与《易》学。第二部分则详论欧阳修的学术情况,以其成书著作《诗本义》为对象,并简述其学说与后学苏辙等人的不同。第二章主要论述欧阳修的文风。第一大部分论述欧阳修“文风”之说的由来,并进而阐释欧阳修“文风”说很大程度上与文体、句法相关。第二大部分则具体分析欧阳修“文风”的具体表现,并论述这些面向如何形成,并与其对士大夫理想形象的期许有密切关系。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则分期论述欧阳修学风、文风在其一生中不同时期如何发展、如何受到历史进程的影响,并且发展互动、最终成型。第三章具体论述欧阳修早年在西京幕府时期及初入汴京任馆阁校勘期间的学风与文风问题。其间欧阳修多师从幕府中古文家,并受其经学思想、古文观点影响。而在京期间则大胆越职言事,表达其对执政者守旧态度的不满,终致其外放夷陵。也因此而从文学转入研读经学,于第一次贬谪期间著作疑经文字。第四章具体考论欧阳修壮年时期参与庆历新政,积极言事的生涯。在此欧阳修以范仲淹为楷模,自身的学术思想和政治观点也比较成熟,介入政治事务中大胆著文言事。根据欧阳修与其时代学术风气及同僚观点的互动,本文在本章探讨他于庆历期间成熟起来的复古思想,及其所作复古文章。由此论定,欧阳修的复古思维与其成熟的古文写作和其士大夫理想三者是完美结合的。第五章论述欧阳修晚年的学风与文风。以其第二次被贬谪滁州后,再度被召回京师、从此开启其嘉祐年间的改革举动为线索。第五章也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详细考论欧阳修嘉祐二年贡举前后,北宋朝廷复杂的党争氛围。此类争端正凸显了欧阳等庆历旧人的改革意图。第二部分则根据嘉祐年间欧阳修主持科举考试一事所反映出的欧阳修与“太学体”的争端,分析欧阳修这位庆历旧人与后学冲突所在。并归结为,后学者好言性命之学,欧阳修则秉承其一贯的复古思维。结论则认为欧阳修作为北宋中期承前启后的人物,他的学风与文风也同样是承前启后的。不论是他对前辈的继承,还是对后辈的开启,他的学术和文学中都一直贯彻着一条主线。简单来说是北宋前期士大夫理想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