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聚酰胺类石蜡相变微胶囊(MEPCM),对其热学性质进行了研究。采用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酸丁酯为单体,对聚酰胺石蜡相变微胶囊进行二次包覆。研究了反应条件(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双壁微胶囊成形、粒径大小和产率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微机差热天平对其表观形态、壁材组成、热性能等进行了表征。采用湿法纺丝技术,以聚丙烯腈为载体,相变微胶囊为功能添加剂制备蓄热调温聚丙烯腈纤维,考察微胶囊质量分数、微胶囊种类、表面活性剂种类、纺丝溶剂种类、含固量等工艺条件对纺丝液可纺性、蓄热调温纤维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等的影响。采用阳离子染料、直接染料、分散染料、酸性染料对蓄热调温纤维进行染色,分别考察其染色性能。结果表明:对单壁微胶囊进行二次包覆时,随着丙烯酸丁酯含量、反应时间增加,双壁微胶囊粒径变大,成形变差。随着MEPCM质量分数的增加,纺丝液表观粘度下降,成纤蓄热调温能力增大,细度增大,体积密度减小,拉伸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下降。在纺丝液配制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纤维力学性能,其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使纤维断头率下降,可牵伸倍数提高。微胶囊类型不同可以搭配不同有机溶剂进行纺丝,相同工艺条件下,使用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纺丝溶剂时,体系粘度下降,纤维力学性能变差,而NaSCN作为纺丝溶剂,不宜使用干燥的微胶囊作为功能添加剂。随着含固量、喷丝压力增大,纤维强力提高,断裂伸长率下降。与纺丝液中添加单壁相变微胶囊相比,双壁相变微胶囊蓄热调温纤维具有较优异的力学性能。对所制备的蓄热调温聚丙烯腈纤维进行染色,结果表明,阳离子染料对蓄热调温纤维染色的吸附等温线属于朗格缪尔模型,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阳离子红5GN对蓄热调温聚丙烯腈纤维的分配系数、标准亲和力、染色饱和值都有提高。经90℃高温染色后,纤维仍保留有较高的热焓值,说明其可以承受阳离子染料染色的加工条件。其他三种染料对蓄热调温纤维的吸附等温线属于能斯特模型。在相同的恒温染色条件下,随着微胶囊质量分数的增加,阳离子红5GN对蓄热调温纤维的染色速率常数增大,半染时间减小,平衡上染量和染色速率常数随染色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半染时间随染色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微胶囊的添加,可以改善纤维的染色性能,使染料在纤维内部的扩散与吸附更容易进行,可以进行低温染色。本文的研究工作为制备具有较高蓄热调温能力及良好物理性能的纤维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