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为芸香科白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皮肤科重要用药。白鲜的人工栽培刚刚起步,技术尚不成熟,特别是白鲜的种子存在休眠现象,制约了白鲜人工栽培的进展。因此,研究白鲜的休眠特性和打破白鲜种子休眠的方法对于白鲜种质资源保护及人工种植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对白鲜种子的休眠原因、休眠解除方法和休眠机理进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胚的形态观测和离体胚的培养表明,白鲜种子种胚在母株上就开始发育,自然成熟后的种子,其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各部位清晰可见,经测量,胚长为3.40±0.25 mm,胚率为95.31%±2.76%,种子各部位形态发育良好。离体胚培养过程中,胚具有萌发趋势,以上研究结果说明,自然成熟的种子,胚的各部位已发育完全;在种子透水性试验中,完整种子吸水10 h后吸水率达到44.09%,满足萌发的生理需求,种皮不存在吸水障碍;白菜种子萌发抑制试验结果表明,种皮、种胚内抑制物质强烈抑制白菜种子萌发、幼苗根、茎的生长,种皮和种胚内均含有发芽抑制物质,离体胚试验中,种胚有萌发的趋势,但胚根生长受到抑制,利用种皮甲醇粗提液培养种胚,发现胚萌发趋势大大减弱,证明种皮、种胚内存在抑制白鲜种子萌发的物质,因此,白鲜种子的休眠类型为生理休眠。2.采用流水冲洗24、48 h,40%NaOH处理1 h、2 h,1%、3%、5%H2O2处理12 h不能解除白鲜种子休眠;采用98%浓硫酸处理15 min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利用50~500 mg·L-1 GA3处理种子可部分打破休眠,在GA3浓度为50~100 mg·L-1时发芽率随GA3浓度升高而升高,100 mg·L-1GA3处理时发芽率为最高,发芽率为11.25%;之后随着GA3浓度的升高,发芽率逐渐下降;低温层积处理种子14~16周,发芽率可达63.9%;GA3+低温层积处理种子,适宜浓度范围为50~100mg·L-1,最有效浓度为50 mg·L-1,可以提高发芽率30%,层积时间缩短2周。3.通过对种子层积过程中生理指标动态分析,可溶性糖含量随层积时间延长呈升高的趋势,种子内淀粉含量降低,蛋白质、脂肪含量先缓慢下降后急剧下降。营养物质的消耗加强了种子的生命活动,这与白鲜种子随层积时间延长发芽率提高步调一致;层积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随层积时间的延长变化趋势各异,从整体上来看,各内源激素含量均比层积前有所提高。在9~14周,GA3、IAA、ZR激素含量均呈升高趋势,GA3/ABA、IAA/ABA、ZR/ABA比值在这个期间也有所增大,ABA含量比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