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如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严重等等。山西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大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城乡差距扩大,资源环境压力增加,社会矛盾加剧等深层次的增长问题。而这其中,“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无疑也成为山西省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正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的过程中,劳动力始终都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在整个劳动力大军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的农村劳动力无疑不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2010年我国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可知,我国各地区农业人口人数为9亿多,占全国人口比重高达70.9%。其中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占7亿。随着我国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科学技术尤其是农业生产技术的的突飞猛进,现代农业生产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逐渐下降,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摆脱了土地的束缚,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进而造成农村出现了数量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山西省作为最早发展农业的省份之一,累积了大量剩余的农村劳动力。但山西并没有成为劳动力输出的主要省份。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使得农村经济发展迟缓,这严重影响着农村的稳定,不利于整个山西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基于山西省经济落后的现实,本文试图研究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现状以及转移的特点及推动其转移的动因及转移所面临的阻碍等问题。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以及相关的文献综述,第二章对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进行了估算并给出了其产生的原因,第三章分析了山西省农村劳动力的特点以及转移现状,第四章在实证基础上利用回归模型分析了造成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第五章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据估算,截止2013年,山西省大约有1000万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此庞大的劳动力群体滞留在农村、农业,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是山西省经济发展的损失。因此,山西政府有必要拓宽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途径,推进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进而推动山西省整体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总体来看,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制约了其向外的转移:一是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的因素,二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民收入较少,转移的成本较高,三是山西省总体城市化水平较低,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第四是农民自身的因素,包括受教育水平较低,思想保守,观念落后等。最后结合这些问题,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对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