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现状的研究——从校园体育文化的视角探究大学生余暇体育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余暇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并逐渐成为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能积极引导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向着健康文明、快乐向上的方向发展。因此如何开发大学生余暇体育的内容、形式及新的消费理念,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方法:该文从教育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从校园体育文化的视角对吉林省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了解大学生余暇体育生活的状况,探索影响当前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校园体育文化表现出鲜明的文化特征。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既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又可以满足他们的身心发展需要,有利于休闲娱乐、增强体质和对健康个性的培养,充实余暇生活。 2.大学生参与余暇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比较广泛,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受到青睐。他们倾向选择娱乐性、健身性和竞技性强的运动项目。活动地点多选择在学校体育场馆和免费公共场地。体育俱乐部和体育社团的作用不大。 3.吉林省大学生对参加余暇体育活动感兴趣程度很高,但是仍有10%左右的学生不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状况令人担忧。学校的办学条件、体育教育理念、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管理形式决定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院校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存在一定差异。总体上体育消费水平层次较低,观念相对滞后。 4.“娱乐消遣、享受”是促使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首要主观因素,多数大学生对余暇体育活动有兴趣,有较大的亲和力。“没兴趣”、“怕累、懒动”和“不会锻炼”等是制约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主观因素;“没时间”是第一客观因素,“缺乏场地设施”是省内各高校存在的普遍问题,“没有合适的运动项目”使不少学生因此放弃了参加余暇体育活动。
其他文献
职工体育作为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全民健身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提高职工身体素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职工
最佳估算加不确定性(BEPU)事故分析方法同传统的保守性事故分析方法相比,可获取现实的分析结果和安全裕量,在保证核电厂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核电厂的经济效益和运行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