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聚合物支载的吡唑啉和1,2,4-噁二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tfoo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溶性聚合物支载的杂环小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成为当今组合化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多取代的杂环化合物显示出了高度的结构多样性,并且已被证明作为药物具有广泛的用途.近年来大量具有药理活性的杂环化合物通过组合化学的方法被制备出来.该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不同的化合物和基于混合物的组合库并进行高效率的筛选.为此,该文发展了一系列以可溶性聚合物聚乙二醇(PEG)为支载体,液相合成多取代吡唑啉化合物和1,2,4-噁二唑啉类化合物的新方法,并分别合成了多个新化合物.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回顾了固相和液相有机合成化学的历史和发展状况,并对一些杂环化合物的固相和液相合成方法进行了综述.2.发展了聚合物支载的丙烯酯与原位产生腈亚胺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吡唑啉类化合物的方法学.我们用丙烯酯、醛、肼盐和氯胺T(CAT)在甲醇中和三辛胺存在下一锅法反应得到相应的PEG支载的吡唑啉化合物.后者在温和的条件下从树脂上解离,区域选择性地得到C-5取代的吡唑啉类化合物.其产率达到70﹪-90﹪,产物的纯度达到89﹪-100﹪3.发展了1,2,4-噁二唑啉化合物的液相有机合成方法学.我们采用PEG支载的原位产生的腈氧化合物与亚胺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制备了1,2,4-噁二唑啉类化合物.其产率达到88﹪-96﹪,产物的纯度达到91﹪以上.
其他文献
荧光分子探针因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并且在生物成像和不同金属离子检测等方面的重要应用,近年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荧光光谱测定技术是一种较其他分析方法更灵敏的用来检
就在大家玩得最开心的时候,安妮塔却突然病倒了!振作啊,安妮塔!我们能为你做些什么呢?
期刊
碳纳米管(CNTs)和具有无机类富勒烯(Inorganic Fullerene-like,IF)结构的过渡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结构,具有众多优异的物理、化学和机械力学性能,在纳米电子器件、
该论文的另一方而的二工作是,研究了麝香酮中间体的合成,以便宜易得的十二烷二酸为原料,经酯化制备十二烷二甲酯,再用我们发现的新反应制备1,2-环十二二酮.后者再与3-氯-2-氯
论文从中草药成分分析的方法和复杂性入手,对目前中草药成分分析的现状、发展方向以及该课题的选题意义进行了阐述.介绍了该文使用的具有多储存位接口的PC-HPLC-HTGC在线联用
该文利用多种电化学方法(循环伏安法、Tafel极化曲线、微分电容测量、电化学阻抗谱等)和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ECSTM)技术,研究了单晶金和单晶铁的表面原子结构以及表面有机
该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类全新的,既具有最重要的特殊电子性能-磁性,同时又具有晶体状态下光致变色性能的双功能有机化合物-(联茚满)二羟基烯二酮类光致变色磁性化合物.此类化合
贵州发现世界上唯一的茶树种子化石,标志着贵州的茶历史在100万年以上。贵州分布着各类野生及栽培茶树资源,民族茶文化资源多样,夜郎古国茶文化悠久,因此贵州是茶树的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