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荸荠(Eleocharis dulcis)属莎草科(Cyperaceae)荸荠属(Eleocharis),是多年生浅水草本植物,又名地栗、乌芋、马荠、红慈姑、马蹄等。2009-2012年湖北省团风县荸荠秆枯病发病率为20%~40%,重病田块达到70%。目前,湖北地区对该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该病的病原学方面,对其它方面的研究甚少。本研究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荸荠秆枯病的病原菌作进一步鉴定,并在此基础上对该病发生流行规律和防止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对ITS、mtSSU双向测序,供试菌株TF2010-1的ITS、mtSSU基因序列长度分别为538bp、522bp,将所得序列导入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供试菌株TF2010-1与刺盘孢属中多个种的同源性分别高达95%、86%以上。荸荠秆枯病的田间流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团风县地区荸荠秆枯病于每年的7月底至8月初开始零星发生,此时发病轻,病情发展缓慢;9月中上旬后病害发展速度加快,并一直持续至10月底。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012、2013年的病情的发展均与气象因子密切相关,病情指数与日平均气温呈负相关(R22012=0.72,R22013=0.44,P<0.05)、与累积降雨量呈正相关(R22012=0.81,R22013=0.68,P<0.05)。10月下旬田间采集病残体后将其放在温室内晾干,至2012年12月1日开始检测,菌丝存活率为70.83%。之后将其分别放在冰箱4℃、培养箱25℃、室外土表、室外土表下10cm、室外土表下20cm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冰箱4℃下越冬,至翌年4月11日(处理122d后)菌丝体平均存活率为23.61%,存活率最高;其它各处理菌丝体存活率均较低,且与冰箱4℃存在显著差异;在室外土表下20cm越冬,至翌年3月23日(处理103d后)菌丝体存活率为0,存活率最低。球茎带菌率检测结果表明,外表发病和外表健康荸荠球茎带菌率分别为]00%和55%,C. eleocharidis在分离组织中出现的频率分别为28.7%和18.03%。药剂浸种试验表明,4种杀菌剂浸种处理都能显著提高种荠出苗率。其中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浸种的出苗率分别达到96.67%、92.22%,比对照分别提高34.45%、30%,效果最好;其次为400g/1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250g/1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浸种出苗率分别为83.33%、80%,比对照分别提高21.11%、17.78%。二次育苗前,药剂浸苗处理试验表明,各种子处理剂中以250g/1嘧菌酯悬浮剂2000倍液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2000倍液的效果最好,其病情指数分别为4.70、4.47、1.90,病指最低;效果最差的是250g/1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和400g/1氟硅唑乳油5000倍液,病指分别为38.27和26.93。室内盆栽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0g/l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的防效最好,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次之,400g/l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的防效最差。2012年和2013年共两年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防效最好的是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防效为78.06%~91.91%,防效最差的是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效为26.96%~61.52%。2011~2013年不同荸荠品种对荸荠秆枯病菌的抗病性评价试验,我们筛选出2个稳定高抗的荸荠品种——杨店荸荠和宝应荸荠,病指分别为0.13-13.20和0.53~16.40,2个高感荸荠品种——潮州荸荠和连江大荠,病指分别为22.87~38.33和30.48-42.50,而其它品种的抗病表现不稳定,存在年代之间的差异。2013年不同品种与药剂组合处理对荸荠秆枯病的防治试验表明,供试的2种药剂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的防效明显好于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且施药2次的防效高于仅施药1次的防效。不同品种的荸荠,荸荠秆枯病的发生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杨店荸荠、宝应荸荠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团风荸荠、益阳荸荠。在所有组合中,杨店荸荠喷施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2次的病情指数最低,防效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