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传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由来已久,但它的生成和发展在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自传出现在“五四”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人性的解放与个性的张扬,使得知识分子获得了一种空前的思想与情感释放,自传也因此成为一种表现自我的有效方式。但是中国自传在现代的发展也仿佛是昙花一现,在之后的几十年内,特别是到了“十七年”和“文革”时期,自传的发展又基本上处在了停滞状态。中国作家在这段时期内遭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这也直接导致了文学创作的衰败,而自传这种有效表现自我的文学样式也由此落入了文学的荒漠中。直到“文革”结束,随着思想的解放和文化的复苏,文学的发展进入了它的“新时期”,自传写作也在这种繁荣中开始了自己的发展之路。但相对于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样式的“繁荣”,“新时期”自传的出现及其发展显得步履维艰。 这种艰难最明显的表现是作者“话语”言说能力的削弱,而这种“话语”的迷失,在自传文学的创作中显得尤为突出,它主要表现为面对苦难时言说的无措。苦难在作家的记忆中并没有经过太多的深思熟虑,他们的选择要么是倾诉,仿佛以此来博得世人的同情;要么是掩盖,似乎凭此可以遮蔽自己在苦难中“恶”的展现;要么是高歌,貌似自己才是一个时代最有担当精神的主人。他们的脑海中有着永远不能拂去的苦难记忆,然而在新时代的号角声中,他们有点不能自拔又有些不甘,以至于当他们再次获得言说的能力时,表现出来的却是不知所措。而这种不知所措的最终表现,即是自传写作的惨淡。这一时期的作家自传写作,要么在苦难的叙述中得以解脱,要么沉浸其中不能自拔,诉苦在中国作家的自传写作中成了主旋律,但无效的苦难叙述形式使这些苦难难以得到有效的“反刍”和“消化”,到最后仅仅成为作家抚摸伤痛、寻求内心安宁的途径而已。“文革”之后的中国作家自传写作,不乏苦难、不乏泪水、不乏痛苦,当然也不乏“真实”和“真诚”,然而我们缺少的是“生活得深刻的统一性”,缺失“意义”的表达,这些都是作家自传写作中的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反映到具体的自传文学创作中,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写作形式的破碎;二是精神内涵的流失;三是语言的平庸。 今天把自传纳入到文学的视野里去分析和探讨,既不是对自传写作的讨伐,也不是一种构建自传文学史的尝试,而是想通过自传这一特殊的文学样式,来理解中国作家对人格、人生、命运的自我思考,并发现其本身的局限和不足。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在于以“文革”后的作家自传作为研究的对象,概括这一历史时期内的写作状况及其所引起的有限影响。另外,通过对重要作家重点文本的阐释和分析,来认识他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历史与自我的忏悔和反思,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作家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困境和人格“分裂”。最后通过这些文本,说明作家自传在文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地位和影响,并试图为当代作家的自传写作寻求突破。按照这个思路,论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自传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自传的史料意义、自我传写的想象,另外还有自传的粉饰与解脱作用。第二章主要对“文革”后的作家自传写作状况进行概括,通过文本的搜集和整理,梳理出这一段时间内的自传写作。这一部分重点是材料、文献的全面和准确。第三章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研究作家自传中的话语抉择及价值探索,并结合与此相关的现象、现实,进行一定的理论阐述。第四章主要是发现并探讨作家自传写作的不足,通过中西方自传写作的对比,找到中国自传写作所存在的局限,认识到彼此之间的差距,并为中国的自传写作寻找一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