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视域下“留守儿童”的媒介形象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arel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留守儿童伴随着媒介的聚光灯日渐走入人们的视野,这一群体和社会现象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多、结构越来越复杂,俨然形成了范围巨大的弱势群体。他们生理、教育、道德、人身安全、家庭环境问题普遍存在问题,而媒介在对这一社会问题的关注上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纵观国内关于留守儿童媒介形象这方面的研究,不难发现多是从报道框架、形象归类的角度对留守儿童进行总结,并针对新闻报道策略提出建议。笔者在总结前人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意识到,主流媒体对留守儿童的形象呈现与现实存在着偏差,因此本文通过符号学方法对媒介文本进行分析,阐释文本对再现对象的建构方式,帮助受众正确地理解文本和文本中的留守儿童群体。本文基本研究思路是从符号学角度切入,选择2012—2018年《中国青年报》的237篇新闻报道作为新闻文本符号样本、央视纪录片《乡愁》作为视听符号研究样本,以直观可见的留守儿童形象为视点,援引传播学、符号学、心理学等理论方法,探讨主流媒体中留守儿童形象呈现出何种类型化特征,媒介作为意识形态的工具之一对留守儿童形象的建构是如何在起作用的。此外,笔者试图以形象批判性视角介入其中,追溯被媒介反复传播的留守儿童形象所对应的三类原型,揭示官方话语对其形象塑造与建构的本真,并提出科学建构媒介形象的建议。通过对留守儿童媒介形象的符号学解读,本文发现,出于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主流媒体对留守儿童的形象建构存在着他者化、标签化、污名化的倾向。本文建议,在今后的传播活动中,主流媒体应利用官方赋权,主动为留守儿童拓宽话语空间,摒弃预设立场、突破主导叙事框架,并为其搭建起有效的发声平台。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在医学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有许多传染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传染病的防治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由于在人群中进行传染病实验是有违人伦和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在经济发展上,有物质、技术、地理、信息等优势。近年来,上海警备区各单位从实际出发,积极利用这些优势加强与地方的横向经济联系,推动了生产经营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无籽罗汉果果实中的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鉴定出挥发油中的24个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为:乙二醇异丙醚(27.21%)、1,2-苯二甲酸丁基-2-乙基己酯(13
在林地变更的基础数据处理中,ArcGIS可以显著提升数据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实现内、外业工作经费的节省。最重要的是,利用ArcGIS可以使林业经营管理更加趋向科学化,有效改善传
传统的林业调查工作方式会受诸多方面的影响,已逐渐不能满足数字林业、信息林业、智慧林业的需求,而ArcGIS则可以有效的解决相关问题,为林业规划工作提供更大的帮助,进而需要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后,并发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急救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均并发糖尿
目的探讨在新农村建设语境下,如何通过数字化途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法采用设计艺术学与民俗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既关注艺术形式,又探寻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不赘述非遗数
<正>"撒胡椒面"式的财政补贴无法起到对优质企业的甄别效应,甚至出现"骗补"现象,反而推迟了落后企业的淘汰进程政府引导基金的产生和发展是政府转变职能的一项重要进步。一方
70年以来,费孝通就中国社会陆续提出了"差序格局"理论"多元一体"理论"文化自觉"理论。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三种主要理论全都显得有些过时了,
进入21世纪,可再生能源的能源革命与互联网的信息革命相结合,催生人类社会进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转折关头,能源互联网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分析了能源互联网源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