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下行期的到来,金融业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而银行业的发展与运行健康与否关系到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前景。一面是金融改革、金融创新的逐步推进,一面则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持续升高,然而背景是我国的国内实体经济一直未出现好转上升的态势,与此同时,国外欧美以及其他金砖国家经济也出现较大的不确定性。面对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国内商业银行利润增长乏力,甚至可能出现个位数以及负增长的局面下,与净利润相对的不良贷款的规模却是连续多个季度逐步增加,出现双升局面。不良贷款与不良贷款率是银行业经营的关键指标,银行不良贷款整体大幅上升,值得高度警惕。防控和化解不良贷款就成了银行管理的首要任务。自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与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即所谓的双升,持续至今,这无疑成为了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关注的重点。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历史原因以及这次欧美金融危机后银行业持续不断增加的不良贷款及不良贷款率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来区分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对于我国不良贷款产生的经济因素,观察到了金融波动过于剧烈对银行资产质量造成的伤害,从商业银行角度立足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理念,加深对银行业监管必要性的认识。对于我国不良贷款产生的非经济因素,可以防止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利用经济因素来掩盖其自身的信贷管理不够审慎的行为,导致政府作出不恰当的经济调控。本文用文献分析、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并结合经济下行期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阐述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并通过制度设计加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