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我国的公共空间建设存在只注重形式,而忽略空间本质的现象。公共空间的本质是公共性,城市空间公共性的水平关乎社会团结和民主社会制度的稳固。北京旧城传统公共空间具有丰富的户外生活,是城市空间设计中值得称道的典例。从政治哲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公共性的视角来看北京旧城的公共空间,它是否同样具有较高的公共性水平呢?因此笔者对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展开研究,并选取铸钟胡同、前马厂胡同和后马厂胡同进行具体案例的分析思考。本文首先通过研究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历史发展历程,总结经过历代演变之后的当代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组成和形态特征。接下来分别根据公共性的内在特征和具体体现,从理论和实例两层面分析北京旧城公共空间公共性的现状,总结北京旧城公共空间公共性的时代需求、基层现状和缺失原因。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营造北京旧城公共空间公共性的设计方法并举例提出改造设想。从历史演变和文化传统来看,北京旧城公共空间并不具有公共性,在现代民主社会对公共性的急切要求下,当代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发展面对着重重困难和挑战。从笔者对选取的三条胡同的社会公共性和空间公共性的分析来看,北京旧城公共空间存在公共性缺失。笔者认为,现代社会中传统礼俗的异化、城市改造造成的社会变迁、经济领域工具理性思想的入侵以及网络社会的发展是造成北京旧城公共空间公共性缺失的社会原因;封闭边界对公共交往的抑制、私人空间的模糊和缺乏、旧城机理中的异质性空间以及公共机构的空间设置问题是造成北京旧城公共空间公共性缺失的空间原因。针对这些空间原因,笔者提出了营造公共性的设计导则,要求在北京旧城公共空间中调整空间机制、明确空间权属、过渡异质空间并且改进公共机构的开放度。利用这些原则,笔者尝试对铸钟胡同的公共空间进行调整,为在北京旧城公共空间中营造公共性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