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阐述了如何根据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研究,重新思考翻译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解构主义认为,如果没有本源,没有超验的意义,也因此没有稳定的源语文本,人们就不可能依旧视翻译为意义的传递或是对源文被动的再现,而需考虑译者在翻译中做出的决定和承担的责任。解构主义揭示了文本的无始源性、开放性和互文性,把包括文学文本在内的一切文本看成是无限开放和永恒变化的动态过程;强调了阅读、批评的创造性等。 《围城》英译本出版后受到广泛好评,但也有些评论者对译文持有异议,他们用单一的“归化”的翻译标准评判译文,认为在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有若干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把译者置于一个中心的位置,运用解构主义四大策略:延搁,播散,踪迹,替补,通过分析《围城》英译本当中译者主体性策略对源文的处理和干扰,从解构哲学的视角指出在翻译行为中,译者才一是唯一的主体,强调在翻译行为中主体的在场。从而证明,翻译己不再认为是一种纯语言现象,它己经和社会,文化等各个方而紧密相连,翻译理论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人们开始关注到整个翻译活动过程,注意到了译者的行事,重新认识到了译者的作用和影响,译者的主体性地位也得以显现。 当然在强调译者的主体性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在翻译中的各个因素,如原文本,原作者,以及译文的读者对他的影响。诚然,译者是在各自的文化参照系统内按自己的审美意识对原文进行解读和翻译,自然会表现出主体意识,但是他在行使主体的权力时必须知道如何驾驭,不能凌驾于客体之上,客体在制约主体的同时,给译者的能动性发挥提供了一个契机。原文它不是静态被动的语言,译者只有在对原文充分认识,解读和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让原作在译入语中生存下去。